教案模板

5U文學網 > 實用文 > 教學資料 > 教案模板 > 古詩微課教學設計范例

古詩微課教學設計范例

| 發(fā)昌

作為一位杰出的任課老師,對于自己的授課內容,時常需要編寫細致的活動教學教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墓旁娢⒄n教學設計范例7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古詩微課教學設計范例篇1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背誦課文,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2、體會詩詞的意境,豐富學生情感,從詩句中感受童年的快樂。

3、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學習重點】

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顧激趣

我們曾經學過不少關于描寫兒童的詩,你還記得嗎?試著背一背。

二、初讀詩文,展現畫面

1、今天我們又要來學習兩首描寫兒童生活的詩。請同學們朗讀兩首古詩。在學生朗讀中,注意正音?!八颉弊x suō,“遮”讀 zhē,不要讀成平舌音。

2、在《牧童》和《舟過安仁》兩首詩中,你分別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三、精讀詩文,走近畫卷

1、你最喜歡哪首古詩?選一首自己研讀理解。

2、自由組合小組,合作探究,選擇一首詩進行研讀,了解詩意,理解字詞,逐句解決。

3、老師參與學生的研究。

四、品讀詩文,走進畫卷

1、學習第一首詩:

⑴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蹦愀惺艿搅耸裁?

六七里方圓的原野鋪滿了青青的野草,三四聲悠揚的笛聲和著微微的晚風傳來??梢愿惺艿胶⒆邮悄敲吹挠崎e自得、怡然而樂,感受到的是一種野趣。

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兩句。

⑵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蹦憧吹搅耸裁?說說感受和意思,然后朗讀。

牧童牧?;貋硪训近S昏,晚飯吃得飽飽的,無憂無慮,還沒脫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漸漸升起的明月。

可以感受到的是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暢,他的生活是無憂無慮,非常愜意。

⑶ 詩句中描寫了牧童歸來后的場景,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牧童?從哪里看出來的?

一個“弄”,一個“臥”。

(可愛、調皮、疲倦。)

⑷ 說說詩中描繪的畫面,加上自己的想象,把兩句詩意連起來說一說。

2、學習第二首詩:

⑴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弊x了這兩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一只小船上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⑵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崩斫庠娋湟馑?,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十分奇怪為什么沒有雨,他們也把傘張在那兒,原來他們是在遮雨,而是別出心裁,用傘試風。

“張、使風”描繪出兩個淘氣、可愛、天真的孩子。

⑶ 朗讀詩句:

讀出孩子的調皮,感受那悠閑的畫面。

五、再讀詩文,感受意境

1、比較兩首詩的人物,你更喜歡哪位詩人筆下的“頑童”?為什么?

2、背誦古詩。

六、拓展延伸,想象畫卷

1、選擇其中一幅畫面,進行想象,改寫成一篇有趣短文。

2、默寫《牧童》。

第二課時

一、揭題,初知“美”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南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

2、釋題:

⑴ 介紹作者辛棄疾。

⑵ 簡介宋詞以及詞牌名:清平樂。

⑶ 村居,詞的題目?!熬印笔裁匆馑?

(居住。)

“村居”呢?

(居住在鄉(xiāng)村。)

二、初讀,走近“美”

1、聽朗讀錄音,看圖畫。

2、請同學自由地來讀這首詞:

把它讀正確,流利。做到字字讀準,句句通順。

3、讀得怎樣?請你的同桌來評一評,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

4、學生再讀:

讀讀、看看、想想。讀懂的記下來,不懂的做記號。

5、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應該怎么辦呢?

請同學們通過你喜歡的途徑進行合作探究,可以,可以找資料,可以相互討論,可以看圖、可以聯系上下文,也可以向老師請教。

三、品讀,感受“美”

1、通過剛才的學習,說說自己的收獲:

(先說前面的,再說后面的,依次說。注意說話要有條理,先說字意、詞意、再說句意。)

⑴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笨磮D知道。你感到了什么?

(簡樸的鄉(xiāng)間生活,但很美。特別是青青草讓人想起了春天踏青的美好感受。)

學生朗讀。

⑵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p>

(學生自由的輕聲讀這句,感受到了什么:一對頭發(fā)花白的老夫婦滿臉通紅,大概剛喝了酒,他們親熱相待,用鄉(xiāng)音聊天說話。)

僅僅是酒讓他們醉了嗎?如此溫馨、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

⑶ 一對白發(fā)夫妻操著吳音正在親密地聊天,他們?yōu)槭裁锤械竭@樣幸福呢?請同學們細細閱讀下面的內容。

⑷ 追問:

作者是怎樣寫出孩子們的可愛的呢?

(大兒子在河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編織雞籠,最喜歡的是頑皮的小兒子,在河邊伏著剝蓮蓬、取蓮子。)

⑸ 讀讀看,從讀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⑹ 同學們讀得真好!是的,這戶人家雖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圍的環(huán)境很美──“溪上青青草”,這戶人家翁媼之間──“醉里吳音相媚好”,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多幸福的鄉(xiāng)村生活啊,那對白發(fā)夫妻陶醉了。

2、用生動的語句將你欣賞到的這副畫面描繪給大家聽聽。

3、你能用朗讀,把詞中的情趣表現出來嗎?

(他的朗讀仿佛讓老師和同學們親眼目睹了那充滿情趣的鄉(xiāng)村田園生活 。)

四、再讀全詞,回味“美”

1、想一想:

這對白發(fā)翁媼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又有勤勞可愛的兒子,心情怎么樣?

(要求找出詞中的“醉”字進行品味。)

2、作者偶爾看到了白發(fā)翁媼的生活環(huán)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

(繼續(xù)品味“醉”字。)

3、那對白發(fā)夫妻陶醉了。作者辛棄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這樣的畫面之中。你呢?

4、配樂朗讀或背誦。

五、課外拓展,延伸“美”

1、背誦這首詞。

2、把這首詞改編成一篇優(yōu)美的短文。

古詩微課教學設計范例篇2

【課前透視】

本課由《所見》《小池》兩首古詩組成。兩首詩均為絕句,詩句內容簡潔,語言通俗淺易,用詞精準凝練。內容中情景交融,動靜相宜,好比一個個鏡頭移動交織成兩幅行動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圖。從不同側面表示夏天的情趣。教學中應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編寫意圖,引導同學反復誦讀,進面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一年級的小朋友在學前就有一定的古詩積累,詩歌特有的韻文形式利于同學朗讀,教材為詩歌選配的畫面生動、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內容的難度。詩句中的文字注音,對于有一定自讀能力的小朋友來講難度不大。但教者應通過多種手段協助同學理解重點詞語,以利于同學對詩句內容的理解感悟。

【教學目標】

1、認知“所、牧”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培養(yǎng)同學閱讀興趣,閱讀能力,激發(fā)對祖國古典文學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在多形式的誦讀中,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研究法、朗讀感悟法。

【課前準備】

1、每個同學自做一份本課生字小卡片。

2、課文插圖、《春江花月夜》古箏、繪畫資料。

3、搜集整理以前讀、背過的古詩。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挖掘積累:

小朋友們誰會背誦古詩?由朗朗背書聲,營造學詩氛圍,自然過渡,板書課題。

2、觀察描繪:

出示放大的課文插圖,引導同學觀察畫面。圖中都畫了些什么?是什么季節(jié)?你能把觀察的內容用自身的話說一說嗎?在此基礎上引入學詩??纯垂糯娙耸侨绾蚊枥L的?

〖對話平臺

學習古詩《所見》。

一、初讀

借助拼音,自讀詩句,達到正確流利,培養(yǎng)識讀能力。

1、出示詩句:

讓會讀背的同學領讀,教師相機指導。

2、抓住生字和難點音,強調讀準,如:

“所”讀平舌音、“捕”的聲母是“b”而不是“p”等。

3、自由練讀,力求會背。

思路:真實、扎實應是語文教學的不懈追求,啟發(fā)同學領讀,充沛尊重了同學的已有經驗,注重了資源開發(fā);抓住字詞,扎實訓練,夯實基礎。

二、細讀

抓住重點字詞,了解詩句大意。

1、引導同學自讀質疑,讀懂了什么還有哪兒沒讀懂?

2、根據同學的質疑師生互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答案。同學可能有出的問題,如:

“樾、意欲”的含義等。

教師應在充沛引導同學觀察,討論的基礎上,得出問題的答案。

3、引導同學結合插圖和自身的理解,粗略講講詩意,教師適當點撥指導。

思路:引發(fā)自主學習,師生互動學習交流,促進同學知識的建構和生成。符合同學心理需要,有利于同學的發(fā)展。

三、誦讀

反復吟誦,感悟詩句的意境,培養(yǎng)讀書能力,激發(fā)閱讀興趣。

1、采用范讀、領讀、對讀、齊讀等形式,引導同學感悟詩句的韻律,停頓等。

2、自由練讀,體會感悟。

3、借助插圖,以及古箏曲,創(chuàng)設意境:

教師運用語言進行描繪,引導同學入情入境,加深理解。

4、背誦詩句。

思路:抓住“讀”的根本,結合古詩情境美的特點,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豐富同學的情感體驗,促進同學理解感悟。

四、寫字

自主寫字,提高同學觀察能力和書寫水平。

1、重點指導同學認為難寫的字,可讓同學參與指導范寫,為大家講解,如:

“木”字旁的寫法等。

2、同學練習,教師巡視指導。本節(jié)課可重點指導寫“詩、林、童”。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學習古詩《小池》。

一、回顧

引導同學回顧上節(jié)課的內容和學習方法,為學新知做準備。

1、指名背誦《所見》,并試著用自身的話說說詩句的內容。

2、回想一下,上節(jié)課俺們是怎樣學習的?

思路:激發(fā)同學,回顧體驗,簡要概括也學習方法,為學習《小池》做準備。

二、自學

嘗試自學,合作交流,培養(yǎng)能力。

1、引導同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協助同學分配角色,分解任務,明確方法。

2、教師巡視,了解小組學習情況,以吸收反饋,調整教學。

思路:依據課標的要求,正確處置師生的角色關系,處處以同學為主,引導同學在小組學習中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在自讀自悟中,不時積累,不時遷移。教師則根據同學各方面的特點,注意指導、引導、誘導、輔導。這樣能充沛調動同學各種感官參與學習,主動地,生動地學習,從而有效地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三、匯報

各組匯報交流,發(fā)現共性問題,強調重點問題。

1、由各組派代表陳說本組學習情況及學習收獲,可引導同學當小老師,到黑板前講解,如:

字音“柔”應為 róu 不是 yóu,多音字“露”的兩個讀音,以及詞語的意思。“細流”“樹陰”等。

2、教師引導同學互相評價,同時抓住共性問題,如:

“終究”“惜”“無窮”等,采用“讀、看、想、議”等方法,協助同學理解。

3、讓同學用自身的話,說說詩句的大意,并談談自身的感受。

四、誦讀

堅持以讀為本,促進同學感悟。

1、采用自讀、對讀、齊讀、扮演讀等方式,引導同學誦讀,背誦。

2、出示畫面,引導觀察,播放音樂,引導同學讀背:

特別要注意指導同學讀出詩的韻味。

注意韻尾“流、柔、頭”的讀法。

五、實踐

創(chuàng)意表示,促進理解,發(fā)展個性。

1、引導同學結合著自身的閱讀理解,觀察感受,談一談對夏天的印象。

2、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表示夏天。如語言描述、繪畫、背誦詩歌等均可。

3、交流評議。

六、寫字

自主選擇難點字,提高書寫能力。

重點指導“黃、立、閉”,教師大膽放手,相機示范,引導同學評價。

古詩微課教學設計范例篇3

一、教材分析

部編本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圍繞“想象”這個主題編排了《古詩兩首》《霧在哪里》《雪孩子》3篇課文。這是繼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后又一個以“想象”為主題的單元,本單元課文側重于體現想象之美,教學重點是“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體驗”。教學中要循序漸進,體現指導的層次性?!豆旁妰墒住房梢岳梦闹械牟鍒D,引導學生想象詩中描寫的畫面,感受山寺的高聳入云、環(huán)境清幽和草原的蒼茫、高遠遼闊。教學中宜結合學生生活經驗與音像資料展開想象,以誦讀為主要方式,進行理解積累。

《夜宿山寺》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詩人用極度夸張的筆調形象、生動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樓非常高。前兩行“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笔菑囊曈X感受上寫出樓高,后兩行“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睆穆犛X上進一步烘托出樓高。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豪情。開頭兩行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著兩句用“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蒙古包,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最后兩行描繪了一幅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草原全景圖。有靜有動,有形象,有色彩。全詩風格明朗豪爽,境界開闊,音調雄壯,語言明白如話,藝術概括力極強,一直受到歷代文論家和文學史論著的一致好評。

《語文課程標準(20__版)》指出第一學段古詩教學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溫儒敏教師談到古詩的教學,的辦法就是反復誦讀,熟讀成誦。要注重引導學生感受詩詞音韻之美,不必在主題思想、意義價值、藝術手法等方面講太多。二年級的學生對詩歌語言的感受力有限,因此教學時力求做到:談化詩意,精析誦讀,多元教學,渲染意境。重視朗讀的指導,通過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每一次朗讀要達到什么目的,教師要心中有數。朗讀的形式要多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的興趣。遇到不容易讀好的句子,教師要發(fā)揮示范作用。

二、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階段目標中指出:“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被诮滩膬热荨ⅰ墩Z文課程標準(20__版)》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認識“宿、寺”等12個生字,會寫“危、敢”等8個字,理解“蒼蒼、茫?!钡仍~語的意思。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圖文對照、想象畫面等,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聳入云和草原的高遠遼闊。

教學重難點:朗讀和背誦古詩,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

三、教學準備

生詞卡片、多媒體課件、古箏曲有關草原的視頻及歌曲。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作者,讀懂課題。1.全班交流,知道李白的哪些詩?2.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詩題。

李白愛到名山大川去游覽。有一天,李白來到一座風景秀麗的大山。

這座山太高了,等他到了山頂,天已經黑了。(板書:山)來不及下山了??蛇@么晚了住在哪呢?正在為難,他發(fā)現眼前有一座寺廟。(板書:寺,學生識記“寺”字)他就住在了這山頂的寺廟里。(板書:夜宿,理解“宿”的意思——住。)李白非常高興,他站在寺廟的院子里,望著滿天的星斗,吟出一首詩,詩題就是《夜宿山寺》。請你說說:“夜宿山寺”的意思。

【設計意圖:關注學生的年齡特點,以故事為切入點,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和傾聽的意識。詩歌的題目平、翹舌音結合,讀起來有些拗口,在教學“宿、寺”兩個生字時,讀準字音與理解字義并舉,使學生讀準詩題,理解題目意思?!?/p>

二、初讀古詩,感知詩意。

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練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同桌互讀,相互正音。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3、師生合作,讀出這首五言詩的獨特節(jié)奏。

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4.閉目輕聲讀古詩,想象畫面。三、學習古詩,體會詩境。(一)學習第一、二行。1.隨文溯源學習“?!?/p>

字,知道“?!钡谋玖x是表示人在山巔

或高崖,站在高處而恐懼。引申為恐懼,又引申為高。從而理解詩中“?!钡囊馑际恰案摺保拔恰奔础案邩恰?。

2.體會“樓高”。

(1)同桌合作學習,交流詩中哪些詞語寫了樓之高。

①高百尺。這是夸張的寫法,形容樓很高。結合李白其他詩句“白發(fā)三千丈”“飛流直下三千尺”等理解并指導朗讀,將“高”字讀得響亮,突出“樓很高”的感覺。

②摘星辰。想象說話。

③指導朗讀。想象摘星辰的動作,加動作讀詩句。

④小結: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形象地表現出樓之高。這是多么神奇的想象啊!有感情朗讀詩句。

(二)學習第三、四行。

1.教師引導:站在這么美妙的地方,李白本來應該高聲吟誦一番,可是他卻??出示三、四行,學習“驚、恐”,讀準后鼻音,理解字意后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2.指導朗讀。李白詩歌很浪漫的詩人,他相信九天之上就是天宮,里面住著很多神仙,所以他“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痹趺醋x才不會驚擾到他們呢?

“高聲語”“天上人”讀得輕一些、慢一些。

(三)采用多形式指導朗讀、背誦。

1.師生問答讀。

師:看這寺廟里的高樓,多高啊!生:危樓高百尺。師:甚至高到什么程度?生:手可摘星辰。

師:安靜的夜晚,繁星滿天,站在這樣的高樓上,詩人有什么感受?

生:不敢高聲語。

師:為什么?生:恐驚天上人。

2.師生承接讀。

師:危樓——生:高百尺,師:手可——生:摘星辰。

師:不敢——生:高聲語,師:恐驚——生:天上人。

3.師生合作,詩意與詩句對讀。

4.學生加動作表演讀,學生評價,師相機點評。

5.看課文插圖背誦。

6.播放古箏曲,入情入境想象畫面背誦。

【設計意圖:師生這樣合作讀雖簡單,但一直在變換形式,激發(fā)學生誦讀的積極性,保持了詩的整體性,又幫助學生在誦讀中進一步理解了詩意,同時引導學生感受詩本身蘊含的音韻之美?!?/p>

四、小結。

在《夜宿山寺》這首詩中,李白通過眼中所見,大膽想象,把一座百尺高的宏偉建筑展現在我們面前,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摘星辰、不敢語、驚天人(板書)這些奇妙的想法讓這首詩與眾不同,情趣盎然。

五、指導書寫生字。

1.出示“危、驚、敢”整體觀察。

2.出示“?!?,看清結構(半包圍),強調第二筆是橫鉤,第五筆是橫折鉤。教師范寫后,學生觀察并書空。

3.出示“驚、敢”,通過比較,指導如何寫好“敢”字,教師范寫,學生觀察并書空。

4.運用規(guī)律,獨立練習寫字??辞逦恢?,找準重點——名學筆順,練習臨寫——對照品評,二次臨寫。

5.反饋評價:展示優(yōu)秀書寫,出示問題字例,糾正;學生再次連寫。設計意圖:師生寫字教學的設計從整體到個體,縣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講清注意點,抓住關鍵筆畫,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把字寫端正美觀。

六、拓展延伸。

誦讀王安石寫的《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層。

作業(yè):1.背誦《夜宿山寺》,想象畫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危樓高百尺,恐驚天上人”的意思。

2.誦讀《登飛來峰》,一邊讀一邊想象描寫的畫面。

板書設計:夜宿山寺

百尺,摘星辰。樓高不敢語,驚天人。

第二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走近草原。

1.播放視頻《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學生談感受。

2.我們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北朝時期在敕勒川生活的是游牧民族刺勒族,《敕勒歌》是敕勒族的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簡單的27個字概括了我們用話語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就讓我們來讀讀古詩《敕勒歌》吧!

設計意圖:利用課件播放大草原的風景,引導學生在圖中了解詩句的意思,讓學生的耳、腦、口、眼協調活動,從中感受到詩中所描寫大草原的美麗和遼闊無邊以及牧民富足的生活,從而進入詩歌的意境。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練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讀準平舌音“似、蒼”,特殊讀音“見”,指導“見”是出現、顯露的意思。

2.同桌互讀,相互正音。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3.教師示范讀帶讀;師生合作讀。4.閉目輕聲讀古詩,想象畫面。三、想象畫面,誦讀詩句。

1.觀察課文插圖,結合詩句,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遼闊的天空,有很多圓頂的蒙古包。詩中哪幾行是描寫圖中的內容?

出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學生自由地讀讀這四行詩,想想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結合課件了解“敕勒川,陰山”的位置,體會“穹廬、籠蓋”的意思。川指平地,敕勒川是這個敕勒族人居住的大草原,它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天空就像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朗讀時,讓學生用手勢磨坊穹廬籠蓋四野的情景,體會大草原的遼闊。

2.詩人還看到了什么呢?(課件出示:風吹來了,草叢里露出許多的羊群。)自由讀后兩行詩。

(1)出示相關圖片,聯系生活實際體會“蒼蒼、茫?!?,誦讀體會。

天蒼蒼:天空藍藍的;白發(fā)蒼蒼:頭發(fā)拜拜的;松柏蒼蒼:松柏綠綠的。

野茫茫:原野沒有邊際;大海茫茫:大海無邊無際;云海茫茫:云霧濃厚看不清。

(2)反復誦讀。

(3)出示:風吹草低見牛羊,學生閉目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看到

的畫面,感受草原壯麗富饒的景色,體會牧民的自豪之情。

3.采用多形式指導朗讀、背誦。

(1)師生承接讀。

(2)師生合作,詩意與詩句對讀。

師: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生:敕勒川,陰山下,

師: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生: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雌饋砗孟衲撩駛兙幼〉臍謳ひ话恪?/p>

師:藍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生:天蒼蒼,野茫茫,

師: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生:風吹草低見牛羊。

(3)看課文插圖背誦。

(4)播放馬頭琴曲,入情入境想象畫面背誦。

【設計意圖:古詩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意境美,這種意境美的表現方式,是通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使詩情畫意盡在學生腦海中。如何去展現,誦讀是的方式。只有富有感情地誦讀,才能體會出詩的真味。課件的展示,師生誦讀時配以樂曲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多種方法、媒體才能使學生跨越時空,陶冶情操,觸摸到古詩那悠遠、空靈的意境。】

四、延伸閱讀老舍寫的《草原》片段。

【設計意圖:詩中有畫,畫中有情。詩歌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結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讓學生領略到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詩教學的難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還不夠,將名家老舍對草原的描寫鏈接誦讀,使《敕勒歌》的內涵豐厚起來。】

五、指導書寫“陰、似、野、蒼、忙、茫。

作業(yè):

1.背誦《敕勒歌》,想象畫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钡囊馑?。

2.把自己對詩的理解畫成一幅簡筆畫,并把古詩抄寫在上面。

登飛來峰[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

層。

(詩意:飛來峰頂有座高聳入云的塔,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升

起。不怕層層

浮云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

草原(節(jié)選)

老舍

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別外的天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鉤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X流,輕輕流入云際。

古詩微課教學設計范例篇4

【學習目標】

1、認識“古、詩、首、眠”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多、知、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喜愛春天、喜愛大自然之情。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學重點】

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春曉》

【課時目標】

1、認識前面6個生字。會寫“古、聲、多、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春曉》,背誦《春曉》。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喜愛春天、喜愛大自然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通過這一單元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許多有關春天的知識。誰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

(意在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激活學生對春天的感受,為進一步理解春天作鋪墊。)

2、師:柳綠花紅、鶯歌燕舞、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春天不僅我們喜歡,許多古代的詩人也很喜歡,他們還寫下一首首詩贊美春天美麗的景色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板書課題,齊讀。

學習“古、詩、首”3個字。

二、學習《春曉》

出示整首詩。

1、讀通:

⑴ 師:這首詩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詩人孟浩然寫的。

(齊讀詩題)

很多同學都會背這首詩,請大家看拼音,認真讀一讀,呆會兒我們來比賽背詩,看誰能把每個字音背準。

(教學應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才能較大限度地調動學習自主性。)

⑵ 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詩。

⑶ 指名背誦。

⑷ 認記漢字:

(指名讀準詞──交流識記加橫線字的方法──組詞,猜字義)

春眠、春曉、處處、聞啼鳥

2、理解感悟:

⑴ 由理解“春曉”引入,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讀讀第一句。(也可做做動作幫助理解)

⑵ 請同學們再把這首詩讀一遍,看看這首詩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⑶ 交流討論學習:

① 這首詩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鳥、風雨、花)

② 春天,鳥兒怎樣?你從哪兒知道的?

(理解“處處”“聞”“啼”)

播放一段鳥兒鳴叫的錄音。耳聽鳴叫聲,想象鳥兒飛翔的畫面,讀好第二句。

(體會春天所帶給人的美好、愉悅)

③ 詩中所描寫的花怎樣?

(理解“知多少”,也可畫畫幫助理解)

這花與風雨之間有什么關系?

花落了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

(很可惜、很美)把你體會的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3、吟誦:

① 通過這首詩的學習,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樣的?

② 朗讀全詩,背誦。

三、再現生字,指導寫字“古、聲、多、處”

古詩微課教學設計范例篇5

教學目標

1.運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學會本課生字。

2.反復朗讀,結合注解,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中描寫的意境,體會詩人喜歡大自然的感情。

3.背誦課文,增加積累。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感受詩中描寫的意境。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搜集李白、王維的有關資料,搜集描寫瀑布的詩詞、文章。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引入課題

1.師即興背一首古詩,引發(fā)學生興趣。問:在你記住的古詩里,最喜歡的是哪一首?請勇敢地背給大家聽一聽。

2.師生一起回憶李白、王維的詩,學生齊背。

3.交流搜集的`資料,了解詩人李白和王維。

4.揭題并板書,齊讀課題。

二、初讀詩歌,自學字詞,感知大意

1.自由練讀,讀準字音。

2.結合注解,試著自己了解詩的意思。

3.自學檢查:

(1)讀準生字讀音,特別是“瀑”和“疑”。

(2)說一說,通過自學,學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學懂的?還有那些不懂的地方?

三、小組合作,描畫詩歌

1.朗讀全詩,說說通過自學你從詩中感受到了什么?

2.小組合作畫詩歌:瀑布在太陽照耀下像有紫色的煙霧在繚繞,遠看瀑布猶如一條白練,高高地掛在山川之間,從峭壁上一泄千尺,好像銀河從天而降。詩人把這氣勢磅礴的景象囊括在四句詩里。各小組先把詩歌內容講一講,再合作畫出一幅畫來。

四、精讀品味,感悟意境

1.展示各組圖畫,再讀詩歌。按順序讓小組代表講解圖畫內容。

2.全班爭議:紫煙用在這里恰當嗎?“三千、九天”是什么意思?你從詩中感受到了詩人什么樣的心情?

3.再讀課文,重點指導學生體會“生、掛”的妙處,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意思。

4.學生獨自讀全詩,體會詩歌在措辭和修辭方面的特點。抽生說出自己的發(fā)現,大家點評。最后教師小結。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6.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畫面指導學生背誦。

五、拓展延伸

以朗讀比賽的形式,交流搜集到的描寫瀑布的詩詞、文章。

六、總結學法,半扶半放學《鹿柴》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師生一起總結學法。

3.自學詩歌,感知大意。

(1)自學提綱:借鑒前一首古詩的學法學習本詩;讀準字音,把詩歌讀流利;對照注釋,思考詩句的意思,把讀懂的內容講給同桌聽;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在小組內請教交流。

(2)依照提綱,學生自學。

4.合作討論,解決疑難。

(1)小組朗讀詩歌,組長匯集讀不明白的地方,組內討論。

(2)小組學習匯報:先報告討論的問題,再匯報弄懂了什么,是怎樣弄明白的?

5.指導精讀,想象意境。

(1)學生讀全詩,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

(2)分組讀,說說哪兩句寫事,哪兩句寫景。

(3)讀了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說給大家聽一聽。重點指導:“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反襯的寂靜,“但、聞、返、復”的意思。

(4)讓學生講講“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意思,想象詩的意境。

6.背誦全詩。

六、延伸作業(yè)

把你搜集到的詩讀熟,下節(jié)課準備開詩歌朗誦會。

附:板書設計

古詩兩首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生動傳神)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氣勢磅礴)

鹿柴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反襯出靜寂)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映襯出幽暗)

古詩微課教學設計范例篇6

教學內容

古詩兩首(早發(fā)白帝城)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首詩的3個生字(其中1個多音字“還huán ”)及新詞。

能力目標:

1. 能看注釋,查字典,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思想: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景色,感受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喜愛,對壯麗山河的贊美。體會詩人的情感。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感受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體會詩情畫意。

重點

能看注釋,查字典,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

難點

感受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喜愛,對壯麗山河的贊美,體會詩人的情感。

課前準備

教師投影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具體內容

復 備

一、談話引入,激發(fā)興趣。

二、檢查預習情況。

三、細讀課文,突破重難點。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許多古詩了,你能背一背嗎?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李白的著名詩篇《早發(fā)白帝城》板書課題《早發(fā)白帝城》

1.同學們在課前都做了預習,下面我們以起來讀一讀生字和詞語.

2.出示生字卡片查字詞(讀準多音字的讀音)

zhāo huán chóng

朝辭 一日還 萬重山 江陵 猿聲

你知道這些字詞的意思嗎?

3.請你邊讀邊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問題:

1.為什么早晨離開白帝城會是在彩云間?

2.一天就能回到千里以外的江陵?

這些問題說的是哪句詩?(結合收集材料學習)

了解詩句的意思:

1.“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p>

2.你知道“白帝城”和“江陵”的地理位置嗎?

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峻,高聳入云。詩人在霞光出現的時候,懷著興奮的心情,匆匆離開

四、總結全文,發(fā)散拓展。

五、學習生字。

六、作業(yè)。

白帝城。僅用一天的時間就會到千里以外的江陵,表現出白帝城之高,船行速之快,行期之短,也表現出他喜悅的心情。

3.朗讀這兩句。

4.“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p>

5.如果你置身于這樣的情境中,你有何感受?

出示相關的課件或圖片,體會詩的意境。

6.朗讀這兩句。

1.再讀這首詩,邊讀邊想象,說說你從詩中看到的景物,聽到的聲音。

2.從這首詩中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比較“陵”與“猿”這組字的區(qū)別。

背誦、默寫古詩,收集李白詩句。

課后小結

板書設計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作業(yè)

實踐

作業(yè)

背誦古詩

古詩微課教學設計范例篇7

第二課時

一、課前說說:

二、指導看圖

三、講讀詩句

四、指導寫字

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特點仔細看圖,使學生從圖象中認識到這是”一位古代窮苦老農“。

在初讀的基礎上,進行細讀朗讀,通過讀讀、議議從而達到理解詩義的目的,一些重點詞語讓學生比劃得來,能表示出情感,說明他們對詩內容理解。通過啟發(fā)談話,喚起學生的回憶,再現其生活經驗,激發(fā)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展開聯想,讓學生那激動的情感有以聲傳情,一吐為快的機會。

我們吃的糧食來之不易,平時要怎么樣做?

問:這幅圖上畫了誰在干什么?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這里讀第三聲,也指谷粒.

2、體會”春--秋“、”種--收“、”一粒粟--萬顆子“的對比,感受農民一年到頭的辛勞和取得豐收的不易.(指導朗讀)

3、聯系詞句,學會擴展成語,積累成語.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精耕細作、千倉萬箱

4、可是面對一片豐收,農民為什么會出像詩句中的悲慘象呢?

5、學習”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國。無閑田:沒有丟棄不種的田地。

猶餓死:還是餓死了。

6、指導朗讀.

體會”無閑田“與‘猶餓死”的強烈對比,讓學生感受遍地豐收景象與農民怕死荒野這兩幅圖,在心中激起“為什么”的疑問。

7、此時此刻,你們想說什么?想問什么?

8、小結:農民在黑暗的社會里受到剝削階級的殘酷剝削,過著悲慘的生活。

9、鞏固詩意,指導背誦

1、收:左窄右寬.

夫:注意撇捺的舒展與平穩(wěn)。

閑:“門字框”要寫得舒展些.

2、師范寫,生描紅,仿寫。

看圖說話

朗讀體會

聯系詞句,學會擴展成語,積累成語

說一說

朗讀

質疑

背誦

描紅、臨寫

教學流程圖

課前說說--學習古詩《鋤禾》--鞏固詩意,練習背誦--指導寫字--課前說說--指導看圖--講讀詩句--指導寫字

板書設計:

看:鋤禾憫農(二)

想:辛苦春種一粒粟,

來之不易愛惜糧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中的兩首詩都比較簡單,特別是第一首,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很多學生早已倒被如流了。所以學生基本上都能比較熟練的朗讀和背誦,但在理解古詩的意思上卻是個難點,關鍵是要從中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從小要愛惜糧食。為此,我在設計時圍繞一個“辛苦”,從幫老師解決難題引出“辛苦”,看圖了解“辛苦”,到讀詩句感受“辛苦”,從而把學生并不容易體會到的“辛苦”突破了。在教學中我多采用的是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猜意思,進行理解。學生很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認識,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提供里大量的說話機會。

20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