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

5U文學網 > 實用文 > 教學資料 > 教案模板 > 人教版新目標高一語文教案

人教版新目標高一語文教案

| 國渝

學習就是一種會使你更快樂、生活質量更好、更有自尊、對社會貢獻更大的一種素質提高過程。為了大家學習方便,小編特地準備了人教版新目標高一語文教案5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歡迎借鑒學習!

人教版新目標高一語文教案1

一、目的要求

1、能夠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2、認識__給人身心造成的巨大傷害。

3、領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

二、教學難點

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

三、教學重點

領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

四、課時: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語:巴金先生在談到自己的文學見解時說:“人為什么需要文學?需要它來掃除我們心靈德垃圾,需要它給我們帶來期望,帶來勇氣,帶來力量。”這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敘事散文《小狗包弟》,感受它在文中所表現出的勇氣和力量。

(二)作家作品介紹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興,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個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1929年在《小說月報》發(fā)表后引起強烈反響。之后又寫了“感情三部曲”(《霧》、《雨》、《電》)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說,又發(fā)表中篇小說《寒夜》、《憩園》等。

“__”中,巴金遭到了殘酷的__。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報》連載散文《隨想錄》,回憶自己在“__”中的遭遇和內心感受。由他倡議,1985年建立了中國現代文學館。他的著作被譯為多種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繼獲得意大利但丁國際榮譽獎、法國榮譽勛章和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名譽院士稱號。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席、全國文聯副主席。

(三)聽朗讀錄音,并在文中標明以下生詞的注音。

舔舐作揖租賃叱罵解剖墮落舐犢情深緝毒修葺修改

(四)整體認知

這篇文章是一篇敘事性散文,他有一個完整的故事鏈,有開端、發(fā)展、結局和尾聲,請大家再次閱讀這偏文章看看文章哪些資料是開端,哪些資料又是發(fā)展、結局和尾聲。

楔子(1自然段)——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開端(2自然段)——包弟來歷

發(fā)展(3—6自然段)——七年相處

結局(7-9自然段)——一朝離別

尾聲(10-13自然段)——真心懺悔

明確: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寫了一個藝術家與狗的故事,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所以稱為楔子(戲曲或小說開頭的引子,具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五)資料分析

⒈閱讀“楔子”部分

思考:除了引起下文之外,這一部分資料有沒有其它的作用?

(在“楔子”這部分資料后面劃上問號)

⒉作家透過別人的故事引到自己的故事,那包弟是如何出現,又是如何于作家一家人相處的呢?請大家快速閱讀“開端”和“發(fā)展”兩個部分。

思考:①作家在介紹包弟的來歷和描述人與狗之間的相處時,突出了包弟的什么特點?

明確:可愛、聰明、有情義、通人性。

②我們在描述人物時能夠正面描述和側面描述來突出其特點,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這些特點時哪些是正面描述哪些又是側面描述呢,請在文中找出相應的資料。

明確:正面描述第2自然段“狗來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發(fā)笑”

側面描述第3自然段寫由起女士在兩年之后仍然對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聽妹妹們說……等候我們出來”

③作家為何要突出小狗包弟的這些特點?

明確:小狗包弟愈是可愛,愈是聰明,作家的一家人就愈是不忍讓它離開。

⒊無論小狗包弟怎樣的可愛與聰明,它仍然逃脫不了自己的厄運,請大家閱讀“結局”這部分。

思考:①小狗包弟成為包袱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a、日本種的小狗。b、瑞典舊主人

在那個年代,養(yǎng)一只寵物狗本身就是一種奢侈,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時我們再聯系前面的藝術家獲罪的原因(“里通外國”是個__),再聯系小狗包弟的這種特殊身份,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小狗包弟會成為包袱了。

②小狗包弟作為禮物卻無法送出,為什么?

除了前面講過的小狗包弟是一個包袱的原因外,也反映當時那種人人自危,人人力求自保的社會現實,同時也注定了小狗包弟命運的杯具性。

⒋文章寫到那里,作家與小狗包弟的故事就已經結束了,我們回頭來看一下,作家一共寫了幾個故事(兩個)對照這兩個故事,我們能夠將楔子部分的問題解決了,請大家將這兩個故事的主人公和情節(jié)進行一下比較,看看二者有什么異同。

明確:相同點主人公都是寫人與狗之間的故事

不同點前一個故事寫狗的忠誠,后一個故事寫人的背棄

透過比較說明了作家自責的必然性和懺悔的必要性。

⒌我們就來看一下在小狗包弟送走后,作家的內心是如何變化的?請同學們閱讀一下“尾聲”部分,同時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明確:簡單沉重自責

①作家為什么會簡單?

明確:包袱解除了,從紅衛(wèi)兵開始上街抄四舊開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個包袱,使他們整日生活在心驚膽戰(zhàn)當中,害怕小狗包弟會給他們帶來災難,如今包弟送走了,沒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簡單了。

②他為什么會沉重?

明確:作家想到了解剖臺上的小狗包弟的慘象,進而想到為了自保,自己將相處了七年,有著深厚情誼的包弟犧牲調,心中便產生了深深的愧疚,這種內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③這種包袱使作者不斷的自我譴責,請大家找一下,那一句話是證明作家的自責的?

明確:“不能保護一條狗……我不能原諒我自己﹗”

⒍我們說時間能夠改變一切,但是時間能撫平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嗎?教師范讀最后三個自然段,同學思考:

作家寫了時光的流逝,又寫了庭院景況的改變,目的是什么?

明確:作家要說的是雖然整整13年過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種愧疚和自責仍然沒有減少一分,反而與日俱增,而且作者認為“這種煎熬不會終結”除非“給自己過去十年的生活作總結,還清心靈上的債”所以作家在76歲高齡,仍然帶病書寫著心中真誠的懺悔,最后輯成了《隨想錄》一書。

7.思考,作者為什么要以歉疚、懺悔作為本文的感情基調?

在那個__的年代,多數群眾卷入紛爭之中,作者屬于少數被侵害被侮辱的人,“__”結束了,國人就應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個無過錯的老人!巴金的《隨想錄》出版后,引發(fā)文壇的震動,就是因為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觀照過去的一段歷史,警醒人們記取歷史教訓。巴金由此贏得了社會的普遍敬意和稱頌。本文的歉疚和懺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體體現,這種特殊的反省能夠喚起人們的良心、良知。我們透過本文能夠揣測到巴金是一個善良人,他經歷了一場浩劫,不僅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親的親人蕭珊,可他沒有怨天尤人,沒有用文章作為聲討、控訴的工具(聲討、控訴并非不必要),而是自責、自省,很像道德主義者、良心主義者之所為,這既貼合巴金本人的習慣,又能引起讀者的深思和自省,引發(fā)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心靈共鳴。

(六)總結課文藝術特色

A思想價值:

a、呼喚民主,反對__;b、呼喚人性,鞭撻__;c、呼喚禮貌,揭露愚昧。

B藝術手法:

角度獨特——用自責懺悔解剖自己,去揭露鞭撻__。

寫法新穎——用寫小狗的命運反襯人的命運,用狗性反襯人性,以小事件反襯大社會。

結構自然——過渡自然,渾然一體。

語言質樸——娓娓道來,不事雕飾。

感情真摯——以人格動人,以真情動人。

(七)展示一些__時期的圖片資料,并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

1.作者反映“__”的現實,為什么要寫一條小狗?

小狗包弟雖小,但也是一條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應得到生存權,并免受侵害。這一觀念在這天已經為大多數人所理解,而巴金寫作此文是在80年代初,思想境界顯然高人一等,表現出先進性、超前性。更重要的是,作者透過一條小狗遭遇,反映“__”時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實,一條狗都保不住命。另外,作者寫小狗包弟也是為了表現自己的一段心靈歷程,寫心靈是主要的,寫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寫小狗是寫實,寫心靈是寫虛,按散文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寫虛必定以寫實為基礎

2.巴金的懺悔有什么好處?

教師總結:在__結束后的一段時間里,幾乎沒有人為他們的所作所為承擔職責,而巴金作為一個受害者卻站出來懺悔,這是需要莫大的勇氣和力量的,他的這種懺悔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引起了人們對于“__”思索,所以作家的懺悔具有喚醒人心的作用。

《隨想錄》的發(fā)表在80年代后期的中國文壇引發(fā)了一場歷史回顧與反思的熱潮,“說真話”成了全社會率行與呼吁的人格品質。

(八)課后作業(yè)

寫一篇讀后感,把你對本文的看法觀點寫出來,600字左右。

(九)板書設計

小狗包弟

巴金

楔子——藝術家與狗的故事

開端——包弟的來歷

發(fā)展——七年相處

結局——一朝痛別

尾聲——真心懺悔簡單沉重自責

人教版新目標高一語文教案2

《荷花淀》教案

學習目標:1、學習以簡潔傳神的對話和生動的細節(jié)刻畫人物的手法。

2、學習本文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理解“詩體小說”的特點。

3、學習白洋淀地區(qū)人民英勇抗日的愛國熱忱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學習重點:通過細節(jié)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感情的寫法。

學習難點:“詩體小說”特征的把握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課前預習:

1、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情節(jié)發(fā)展過程,并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括故事情節(jié)。

2、利用網絡,搜尋有關孫犁的材料和對他詩體小說特征的評價的相關資料,如有可能可作成簡單的POEERPOINT課件,便于課堂交流。

教學流程

一、導入課文,創(chuàng)設情境(在優(yōu)美的《高山流水》樂曲聲中,徐徐展開白洋淀的風光圖片,把學生帶入美妙的境界,使學生進入審美享受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2002年7月,正是荷花搖曳荷葉飄香的季節(jié),我國當代文學大師孫犁在綿綿細雨聲中靜靜地離去了,享年90歲。巨星雖然隕落了,但白洋淀里的荷花依然開得姹紫嫣紅,他的代表作《白洋淀》也象那一株亭亭玉立的荷花,靜靜地綻放在中國現代文學的長廊中,幽幽地散發(fā)著那怡人的清香。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進白洋淀,感受在那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里,發(fā)生在白洋淀里感人故事,學習白洋淀人民優(yōu)秀的品質,品味孫犁小說的獨特魅力。

二、整體感知,理清情節(jié)

1、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

水生嫂探知丈夫參軍,跟丈夫話別。她和幾個青年婦女去馬莊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敵船,她們躲進荷花淀,無意中把敵人引進伏擊圈,為游擊隊伏擊敵人的勝利創(chuàng)造條件,她們從此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抗日游擊戰(zhàn)士。

2、文章情節(jié)發(fā)展可以分成三大部分,請分別用四字短語概括主要內容。

A、(1—31)__話別(開端)

B、(32—61)探夫遇敵(發(fā)展)

C、(62—84)助夫殺敵(__、結局)

D、(85)學夫衛(wèi)國(尾聲)

三、品味語言,把握形象

1、從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中可以看出,作者主要刻畫的人物是誰?

——主要刻畫的是以水生嫂為代表的一群白洋淀婦女。

2、作者運用哪些手法是刻畫人物形象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什么?

——運用了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其中最主要的人物的對話描寫。

3、分析人物對話,揣摩人物形象

A、分析“__話別”的對話

1)、學生分角色朗讀“__話別”的對話(一男、一女和一個旁白,讀第5節(jié)—23節(jié))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他們對話的語氣和感情處理得是否合理,同時思考這一段對話反映了水生嫂怎樣豐富的內心和她具備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

①、明確:“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表現了水生嫂對丈夫的憂慮和關切之情。

②、“他們幾個呢?”——水生答非所問,故意岔開話題,水生嫂覺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問,只得再次試探。

③、“怎么了,你?”——水生對妻子的問話用“還在區(qū)上”,虛晃一槍,又岔開了話題,無話找話。水生嫂察顏觀色,感到今天事情有點蹊蹺,只得逼問。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了水生嫂體貼、溫柔、機敏和穩(wěn)重的性格。

④、“你總是很積極的。”——(可以試用不同的語氣來讀,體會它內在的意蘊)在妻子的逼問下,水生終于說出自己“第一個舉手”報名參加大部隊。水生嫂此時的心情是十分復雜的,她愛丈夫,愛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個報名參軍,她為自己有這樣一個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對丈夫責怪中含有贊揚。

⑤、“你走,我不攔你。家里怎么辦?”——丈夫參軍去打鬼子,她沒有理由也不會阻攔,這是女人的態(tài)度。但她畢竟是一個普通的勞動婦女,自然會聯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產和生活的擔子該有多重啊!

⑥、“你明白家里的難處就好了。”——經過水生的一番勸說,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確實是個好丈夫,他不僅為革命事事走在頭里,而且能體諒家里的難處,所以,水生嫂擺正家庭和民族的關系,統(tǒng)一對丈夫和祖國的愛,決心挑起生產和生活的重擔,支持丈夫參軍。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了水生嫂識大局,明大義的崇高品格。

⑦、“你有什么話,囑咐囑咐我吧?!薄榱俗屨煞蚍判?,自覺承擔任務。

⑧、“嗯。”——水生鼓勵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進步,勸誡妻子不要當俘虜,要與敵人拼命。兩個“嗯”字,表現了水生嫂既有中國婦女吃大苦,耐大勞的傳統(tǒng)美德,又有新一代勞動婦女勇敢戰(zhàn)斗的精神。

小結:“__話別”這段對話,刻畫了水生嫂這樣一個勤勞純樸,摯愛丈夫,熱愛祖國,識大體,明大義的農村婦女形象,為后來寫水生嫂等機智勇敢地與敵人斗爭,發(fā)展成為抗日游擊戰(zhàn)士作了鋪墊,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2)剛才大家一起仔細咀嚼了__倆的對話,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電視片的導演是如何處理的。(播放__話別的錄象)

B、(播放探夫前的一段)討論分析四個女人的心理和性格特征:

A、“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p>

B、“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p>

C、“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水生的女人說。

D、“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們快去快回來?!?/p>

E、“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

(1)A、B、C、D四句話中,有兩句應是一個女人說的,是______兩句,為什么?

(2)這五句話表現了四個女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如果分別用機智伶俐、沉穩(wěn)謹慎、爽朗直率、忸怩含蓄來表示她們的性格,那么______爽朗直率,______忸怩含蓄,______機智伶俐,______沉穩(wěn)謹慎。

(3)女生齊讀這段對話,再次體會人物的心理

(4)小結:這段簡短的對話,把她們羞澀和想去探望丈夫的急切心情表現出來了。魯迅說:“高爾基很驚服巴爾扎克寫對話的巧妙,以為并不描寫人物的模樣,僅使讀者看了人物對話,便好象目睹了說話的那些人。孫犁的這段對話寫得也很精彩,使人聞其聲如見其人,我們仿佛看到了白洋淀婦女那象“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樣淳樸、真摯的美好形象。

文中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還有,請大家課后再去仔細品味一下。

4、生動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也是本文一個突出的特點,試舉一例進行討論。那么發(fā)揮行業(yè)田野狠毒艱苦月光花部分如同感,冒尖戶用途熱望去,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闭埨斫狻罢饎印焙汀八薄边@兩個詞的深刻含義?

討論明確:這是水生嫂聽到丈夫報名參軍之后出現的一個細節(jié)描寫。丈夫“明天”就要參軍到大部隊上去,的確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動,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動了一下。我們不難想象,這時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復雜的:幾年的__恩愛,家中生產生活兩副重擔,上前線前途莫測……但水生嫂畢竟是一個識大體,明大義的人,很快地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這個動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緒,她不能讓丈夫看出自己有軟弱的表現,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參軍的決定,顯示了她的堅強性格。

5、結本文刻畫人物的方法:

A、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

B、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

6、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剛才我們通過對話和細節(jié)的品味,一起走近白洋淀婦女,請大家概括一下以水生嫂為代表的白洋淀婦女的共同特征:

白洋淀婦女既有中國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又有解放區(qū)婦女的特點,他們勤勞善良,溫柔體貼,識大體、明大義,堅強勇敢。

六、咀嚼鑒賞,把握特征

六、咀嚼鑒賞,把握特征

一)體會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

故事的開展離不開具體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描寫又分為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文章著重勾勒的是什么?——自然環(huán)境

1、文章景物描寫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們就著重挑選開頭一段分析。請大家合上文章,閉上眼睛,靜靜地聽,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纯催@幾段文字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作者又是怎樣描寫的?

2、這幾段文字描寫了什么?——描寫了月亮、院子、蘆葦、葦席、淀水、霧、風、荷香。

3、各種景物的特征是怎樣的?作者又是怎樣描寫的?我們一起來看這段文字

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皎潔的月色,潔白的葦席,銀白的淀水,薄薄的透明的霧,(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想籠著輕紗的夢)、清風,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4、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

作者運用形象的比喻和一些修飾語,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風貌,勾畫出一幅清新、恬靜的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烘托出了水生嫂的勤勞淳樸。這里的夜景很美,生活很寧靜,把讀者帶入了一種純美的藝術境界。

5、小結:

1)選擇富有特色的、充滿詩情的景物——景物美

2)運用了清新雅致的、富有詩韻的語言——語言美

3)創(chuàng)設了恬靜安寧的、富有詩情的意境——意境美

二)、體會文章敘事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本文是一篇取材于戰(zhàn)爭年代并以一次激烈的槍戰(zhàn)為中心事件的戰(zhàn)爭題材的作品,但是它與一般意義上的戰(zhàn)爭題材作品有何區(qū)別?(可從戰(zhàn)斗過程、戰(zhàn)斗場面、戰(zhàn)斗氛圍等角度分析)

——區(qū)別:它沒有具體描寫戰(zhàn)斗的過程,也沒有一般作品中的硝煙彌漫、槍林彈雨、血肉橫飛,而是把一場驚心動魄的伏擊戰(zhàn)安排在明媚如畫、清香四溢的荷花淀,戰(zhàn)斗場面寥寥幾筆,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主要寫了婦女們的切身感受和戰(zhàn)斗結束后興奮地打撈戰(zhàn)利品的鬧場面,把緊張激烈的場面寫得輕松而幽默,洋溢著人物詼諧的情調、歡樂的氣氛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茅盾說“他談笑從容的態(tài)度來描摹風云變幻的”——淡化了戰(zhàn)爭

因此,作者在敘述故事情節(jié)中有意淡化戰(zhàn)爭,使文章敘事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3、總結:因此,《荷花淀》的藝術特色就是:(見網頁)

4、介紹孫犁和荷花淀派(見網頁)

孫犁為什么會形成這種創(chuàng)作風格的呢?這與他的創(chuàng)作觀念有密切的聯系。他曾這樣說過:“看到真善美的極致,我寫了一些作品??吹絖_的極致,我不愿意寫。這些東西,我體驗很深,可以說是鏤心刻骨的,可是我不愿意去寫?!?網頁)由此可見,孫犁先生終身追求的就是真善美的極致,他的藝術所極力表現的也是真善美的極致。這是由于這樣的創(chuàng)作觀念,所以《荷花淀》這篇戰(zhàn)爭題材的小說才能寫的充滿詩情畫意和浪漫主義色彩,成為“詩體小說”的代表作。

關于“荷花淀派”(見網頁)

七、總結課文

戰(zhàn)爭是殘酷的,也是無情的。但孫犁只是選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用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和生動細膩的細節(jié)描寫,表現農村婦女既溫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文章寫景充滿事情、、詩情畫意,敘事充滿浪漫主義氣息。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這篇文章,一起分析了以水生為代表的白洋淀婦女形象,并且初步欣賞了孫犁小說的藝術特色。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老師的教是為了達到不教”。因此,我們運用我們課堂所學的知識技能去學會自己賞析。那么,孫犁的作品還有許多,我們不能一一展示,請大家課后光臨省前中網站,到美麗的白洋淀,進一步走進孫犁,探究孫犁作品的藝術特色。

一)體會文章敘事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1、本文篇取材于戰(zhàn)爭年代并以一次激烈的槍戰(zhàn)為中心事件的戰(zhàn)爭題材的小說,但是它與一般意義上的戰(zhàn)爭題材小說有何區(qū)別?(可聯系“松骨峰戰(zhàn)斗”)(學生速讀62—84,討論分析)

——區(qū)別:它沒有具體描寫戰(zhàn)爭中的硝煙彌漫、槍林彈雨、血肉橫飛,而是把一場驚心動魄的伏擊戰(zhàn)安排在明媚如畫、清香四溢的荷花淀,戰(zhàn)斗場面寥寥幾筆,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主要寫了婦女們的切身感受和戰(zhàn)斗結束后興奮地打撈戰(zhàn)利品的鬧場面,把緊張激烈的場面寫得輕松而幽默,洋溢著人物詼諧的情調、歡樂的氣氛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茅盾說“他談笑從容的態(tài)度來描摹風云變幻的”——淡化了戰(zhàn)爭

2、當伏擊戰(zhàn)結束后,水生說了一句“不是她們是誰,一群落后分子!”請問這些女人落后嗎?為什么?

——這是一句半開玩笑的話,水生一方面為女人們冒著生命危險來探望他們而感動,另一方面又覺得

2、環(huán)境描寫”是小說三要素之一,請找出本文自然環(huán)境描寫的段落,分析環(huán)境描寫的特點。

A、體會文章開頭(1—3節(jié))

1)老師讀,學生展開想象,思考這幾段文字描寫了哪些景物?(學生合上書本,閉上眼睛)

描寫了皎潔的月色,潔白的葦席,銀白的淀水,薄霧,清風,荷香。

2)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景物的?由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

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請學生補充完整,并體會抽掉這些語句表達效果上有什么區(qū)別?

作者運用形象的比喻和一些修飾語,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風貌,勾畫出一幅清新、恬靜的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烘托出了水生嫂的勤勞淳樸。這里的夜景很美,生活很寧靜,把讀者帶入了一種純美的藝術境界。

B、文章其他幾處的景物描寫是怎樣寫的呢?學生閱讀討論

探夫未遇途中的景物描寫:

1)、幾個女人羞紅著臉告辭出來,搖開靠在岸邊上的小船?,F在已經快到晌午了,萬里無云,可是因為在水上,還有些涼風。這風從南面吹過來,從稻秧上葦尖吹過來。水面沒有一只船,水像無邊的跳蕩的水銀。

景物:萬里無云,涼風習習,波光瀲滟

特征:開闊、明朗

2)、“她們輕輕劃著船,船兩旁的水,嘩,嘩,嘩。順手從水里撈上一棵菱角來,菱角還很嫩很小,乳白色,順手又丟到水里去。那菱角就又安安穩(wěn)穩(wěn)浮在水面上生長去了?!陛p輕的動作,悠悠的水聲,安安穩(wěn)穩(wěn)的菱角。順手的一撈,大有南朝樂府《西洲曲》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的情味。不過這里弄的是菱角罷了。人們心境的悠閑,淀上的寧靜,生活的平和,詩一樣的境界,反襯下文敵__船追趕的緊張,對比鮮明,這也許就是用“談笑從容”寫“風云變幻”吧。

小船奔向荷花淀,又有一段景物描寫:

“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墻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jiān)視白洋淀的哨兵吧?!?/p>

1)、修改:她們奔著那不知道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淀去,那里有一望無邊際的大荷葉,有高挺的荷花箭。這段文字如果去掉“密密層層”、“高高”,就顯不出荷葉之多,之密,荷花箭之高挺,運用疊詞也增加了語言的節(jié)奏感。

修改:那一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碧綠的草坪。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婀娜多姿的少女。

小結:原文運用明喻、暗喻的修辭手法,生動、逼真、傳神、富有寓意地寫出了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象銅墻鐵壁一樣,白洋淀的婦女即將成為勇敢的游擊戰(zhàn)士。

豐富的聯想,美好的形象,詩一般的語言,表現出同仇敵愾的斗志。那密密層層的大荷葉,使我們想起了水生這一批青年戰(zhàn)士;那粉色的荷花箭,使我們想起了水生嫂這一群青年婦女。又是用“談笑從容”寫“風云變幻”。迷人的景色中顯出了豪氣,這就是孫犁小說的藝術特色。

總結:孫犁是現代作家,長期在冀中工作。他寫的許多小說、通訊、散文都是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艱苦的對敵斗爭。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清新俊逸,他的小說把寫景和抒情融為一體,充滿詩情畫意,有“詩體小說”之稱。

“詩體小說”的特征:景物描寫充滿詩情畫意,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語言描寫清新雅麗,婉約流暢,富有詩歌的韻致

七、拓展提升,能力遷移

1、介紹“白洋淀”派

《荷花淀》發(fā)表后,在文學藝術界影響很大。有許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寫作技巧,并在藝術實踐中體現其風格,不久邊便形成了一個文學流派。這個流派被稱為“荷花淀派”,其代表作家有劉紹堂、從維熙、韓映山等?!昂苫ǖ砼伞钡淖髌?,一般都充滿浪漫主義氣息和樂觀精神,情節(jié)生動,語言清新、樸素,富有節(jié)奏感,描寫逼真,心理刻劃細膩,抒情濃郁,富有詩情畫意,有“詩體小說”之稱。

2、從《風云初記》里找出一段文字,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詩體小說”的特征

八、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戰(zhàn)爭是殘酷的,也是無情的。但是孫犁只是選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用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和生動細膩的細節(jié)描寫,表現農村婦女既溫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他運用生動的比喻,朗朗上口的疊詞,進行景物描寫,使文章充滿了詩情畫意,在戰(zhàn)火硝煙中,__之情、家國之情、人性的純美、品格的崇高,仿佛白洋淀的荷花一樣,清新美麗,永不凋謝。

白洋淀在河北保定地區(qū),淀中象小島一樣的園田和村莊星羅棋布,溝叉河道縱橫交錯。白洋淀水鄉(xiāng)風光四季怡人。淀上一望無際的蘆葦蕩,爭相斗艷的荷花,飛騰戲水的小鳥,以及蜿蜒蛇形的千里堤一起構成了一幅幅絢麗的自然風景畫面。在抗日戰(zhàn)爭年代里,白洋淀地區(qū)屬于冀中抗日根據地,蘆構橋事變后不久,國民黨放棄這一帶土地,倉皇南逃,當地人民遭到了日本帝國主義鐵蹄的蹂躪。在共產黨和八路軍的領導下,白洋淀人民積極投入了偉大的民族革命崐戰(zhàn)爭。該地軍民利用白洋淀的河湖港汊,同侵略者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斗爭,出現了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跡。

九、布置作業(yè),鞏固目標

片段練習:要求圍繞一個主題,寫一段人物對話,要突出人物個性

《荷花淀》教案

一、導入課文,創(chuàng)設情境(1分鐘)

2002年7月,正是荷花搖曳荷葉飄香的季節(jié),我國當代文學大師孫犁在綿綿細雨聲中靜靜地離去了,享年90歲。巨星雖然隕落了,但白洋淀里的荷花依然開得姹紫嫣紅,他的代表作《白洋淀》也象那亭亭玉立的荷花,靜靜地綻放在中國現代文學的長廊中,幽幽地散發(fā)著那怡人的清香。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走進荷花淀,感受在那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里,發(fā)生在荷花淀里感人故事,學習白洋淀人民優(yōu)秀的品質,品味孫犁小說的獨特魅力。

二、出示目標,明確任務(1分鐘)

本堂課的學習任務是:(出示目標)(學生讀)

三、了解背景(2分)

這篇文章寫得是發(fā)生在荷花淀里的故事,(請學生朗讀相關背景)

四、整體感知,理清情節(jié)(5分鐘)

小說有三要素,分別是: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鮮明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huán)境。其中,人物是關鍵,那么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誰?

——是以水生嫂為代表的一群白洋淀婦女。

1、請用自己的語言以水生嫂或婦女們?yōu)殛愂龅膶ο?,簡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jié)(先在自己座位上說,時間1分鐘,然后我們請同學起來概述)

水生嫂探知丈夫參軍,跟丈夫話別。她和幾個青年婦女去馬莊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敵船,她們躲進荷花淀,無意中把敵人引進伏擊圈,為游擊隊伏擊敵人的勝利創(chuàng)造條件,她們從此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抗日游擊戰(zhàn)士。

2、文章情節(jié)發(fā)展可以分成四大部分,請分別用四字短語概括主要內容。

A、(1—31)__話別(開端)

B、(32—61)探夫遇敵(發(fā)展)

C、(62—84)助夫殺敵(__、結局)

D、(85)學夫衛(wèi)國(尾聲)

本文主要刻畫了一群白洋淀婦女,寫出了她們的成長經歷,歌頌了白洋淀人民抗日的愛國熱忱。

三、品味語言,把握形象(15分鐘)

1、作者運用哪些手法是刻畫人物形象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什么?

——運用了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其中最主要的人物的對話描寫。

4、分析人物對話,揣摩人物形象

A、分析“__話別”的對話

1)、學生分角色朗讀“__話別”的對話(一男、一女和一個旁白,讀第5節(jié)—23節(jié))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他們對話的語氣和感情處理得是否合理,同時思考這一段對話反映了水生嫂怎樣豐富的內心和她具備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

①、明確:“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表現了水生嫂對丈夫的憂慮和關切之情。

②、“他們幾個呢?”——水生答非所問,故意岔開話題,水生嫂覺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問,只得再次試探。

③、“怎么了,你?”——水生對妻子的問話用“還在區(qū)上”,虛晃一槍,又岔開了話題,無話找話。水生嫂察顏觀色,感到今天事情有點蹊蹺,只得逼問。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了水生嫂體貼、溫柔、機敏和穩(wěn)重的性格。

④、“你總是很積極的?!薄?可以試用不同的語氣來讀,體會它內在的意蘊)在妻子的逼問下,水生終于說出自己“第一個舉手”報名參加大部隊。水生嫂此時的心情是十分復雜的,她愛丈夫,愛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個報名參軍,她為自己有這樣一個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對丈夫責怪中含有贊揚。

⑤、“你走,我不攔你。家里怎么辦?”——丈夫參軍去打鬼子,她沒有理由也不會阻攔,這是女人的態(tài)度。但她畢竟是一個普通的勞動婦女,自然會聯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產和生活的擔子該有多重啊!

⑥、“你明白家里的難處就好了?!薄涍^水生的一番勸說,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確實是個好丈夫,他不僅為革命事事走在頭里,而且能體諒家里的難處,所以,水生嫂擺正家庭和民族的關系,統(tǒng)一對丈夫和祖國的愛,決心挑起生產和生活的重擔,支持丈夫參軍。

以上幾句對話,表現了水生嫂識大局,明大義的崇高品格。

⑦、“你有什么話,囑咐囑咐我吧?!薄榱俗屨煞蚍判模杂X承擔任務。

⑧、“嗯。”——水生鼓勵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進步,勸誡妻子不要當俘虜,要與敵人拼命。兩個“嗯”字,表現了水生嫂既有中國婦女吃大苦,耐大勞的傳統(tǒng)美德,又有新一代勞動婦女勇敢戰(zhàn)斗的精神。

小結:“__話別”這段對話,刻畫了水生嫂這樣一個勤勞純樸,摯愛丈夫,熱愛祖國,識大體,明大義的農村婦女形象,為后來寫水生嫂等機智勇敢地與敵人斗爭,發(fā)展成為抗日游擊戰(zhàn)士作了鋪墊,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2)這一段對話中,除了語言描寫外,還用了什么描寫?一編葦席技藝十分嫻熟的水生嫂為什么會被葦湄子劃破手的,她為什么要“吮”呢?這反映了她怎樣的性格?

——因為她得知丈夫要去參軍,內心十分擔心、恐慌,所以一不留神,她借助“吮”這個動作來掩飾她內心的不安,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緒。她不能讓丈夫看出自己有軟弱的表現,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參軍的決定,顯示了她的堅強性格。

2)剛才大家一起仔細咀嚼了__倆的對話,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電視片的導演是如何處理的。(播放__話別的錄象)電視中演員非常細膩地表現出了人物的性格。

B、(播放探夫前的一段)討論分析四個女人的心理和性格特征:

A、“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p>

B、“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

C、“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水生的女人說。

D、“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們快去快回來?!?/p>

E、“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啊!”

(1)A、B、C、D四句話中,有兩句應是一個女人說的,是______兩句,為什么?

(2)這五句話表現了四個女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點,如果分別用機智伶俐、沉穩(wěn)謹慎、爽朗直率、忸怩含蓄來表示她們的性格,那么______爽朗直率,______忸怩含蓄,______機智伶俐,______沉穩(wěn)謹慎。

(3)女生齊讀這段對話,再次體會人物的心理

(4)小結:這段簡短的對話,把她們羞澀和想去探望丈夫的急切心情表現出來了。魯迅說:“高爾基很驚服巴爾扎克寫對話的巧妙,以為并不描寫人物的模樣,僅使讀者看了人物對話,便好象目睹了說話的那些人。孫犁的這段對話寫得也很精彩,使人聞其聲如見其人,我們仿佛看到了白洋淀婦女那象“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樣淳樸、真摯的美好形象。

文中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還有,請大家課后再去仔細品味一下。

4、生動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也是本文一個突出的特點,試舉一例進行討論。那么發(fā)揮行業(yè)田野狠毒艱苦月光花部分如同感,冒尖戶用途熱望去,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請理解“震動”和“吮”這兩個詞的深刻含義?

討論明確:這是水生嫂聽到丈夫報名參軍之后出現的一個細節(jié)描寫。丈夫“明天”就要參軍到大部隊上去,的確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動,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動了一下。我們不難想象,這時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復雜的:幾年的__恩愛,家中生產生活兩副重擔,上前線前途莫測……但水生嫂畢竟是一個識大體,明大義的人,很快地把一個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這個動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緒,她不能讓丈夫看出自己有軟弱的表現,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參軍的決定,顯示了她的堅強性格。

7、結本文刻畫人物的方法:

C、簡潔傳神的對話描寫

D、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

8、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剛才我們通過對話和細節(jié)的品味,一起走近白洋淀婦女,請大家概括一下以水生嫂為代表的白洋淀婦女的共同特征:

白洋淀婦女既有中國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又有解放區(qū)婦女的特點,他們勤勞善良,溫柔體貼,識大體、明大義,堅強勇敢。

人教版新目標高一語文教案3

一、教學目的:

1、理清文章脈絡,概括課文的內容要點

2、理解文中有關語句的概括作用

3、認識包身工制度的殘酷野蠻的反人道本質,接受情感教育

二、教學重點:

本文的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難點

典型場面、人物描寫和抒情議論片段所表達的深層意思。

四、教學方法:

講讀法問題啟發(fā)法

五、課時安排:

二課時

六、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早上好!

這個星期我們接觸了新聞,新聞這個文體的特點是什么?請大家回憶一下。

[明確]真實性、及時性

[教師]新聞是我們每天接觸最多的一種文體了,我們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現在還有網絡都可以接觸到。它以消息、通訊、特寫等樣式[引申,現場直播等等樣式],向我們提供了各方面最新的資訊。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包身工》,它的文體是新聞中比較特殊的一種。

[教師]這種文體脫胎于新聞,強調真實,但又不同于新聞,作者可以對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這種文體就是?

[學生]報告文學

[教師]是的,同學們經過預習就知道,這種文體就是報告文學。

報告文學和新聞的區(qū)別就是?[提示:從單元說明中找出答案]

[學生明確]作者可以對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也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教師]我們在學習報告文學的時候,要聯系作品的時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傾向,學習文章敘事寫人的技巧,培養(yǎng)關注社會的意識。[學習目的]

報告文學同時又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散文中的一類,是文藝通迅、速寫、特寫的總稱?;咎卣饔腥赫鎸嵭?不同于其他文藝創(chuàng)作),新聞性(不同于一般文章),文學性(不同于一般工作報告、社會調查)。[投影,加粗]

(二)主體

[教師]前面我們先接觸了本課的文體以及這個文體的特點,現在我們進入課文,看看所謂的報告文學的真實面目。

[介紹作者]作者夏衍,我國戲劇家、翻譯家。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市人。早年參加太陽社,是左聯領導人之一。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建國后把文學名著《林家鋪子》、《祝?!犯木帪殡娪皠”?。《包身工》是夏衍作品中比較的一篇報告文學作品。[投影作者圖片]

[解題]本文以包身工為題,意義有三:其一,課文講述的一群人的故事,這群人當時社會上給他們的稱呼就是包身工;其二,我們從課文的主旨來看,以包身工為題,其實是[引導學生思考]……[明確]暗示了文章的中心;其三,包身工,除了是當時社會對這群人,這類人的稱呼以外,它還是一種制度,一種怎樣的制度?[提示:是罪惡的還是?]

[明確]這是一種罪惡的制度

[提問]罪惡的表現在哪里?

[活動]請大家通讀課文,劃出你們認為表現包身工制度罪惡的地方。也可以進行交流,時間是10分鐘。

[討論、總結、歸納]

同學們經過閱讀和找尋后,得出了什么結論呢?現在我們請幾個同學來交流一下他們的看法。

[自由回答、個別提問]

[參考答案,投影]

1、四點一刻,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四點半,包身工吃飯的情景;五點鐘,包身工上班勞動的情景。

2、還寫了十二小時勞動后,抄身情景;黑夜里。起身和吃飯,表現包身工惡劣的住宿、飲食條件,上班勞動,表現惡劣的勞動條件,是寫勞動。兩方面合在一起,已經構成了包身工地獄生活的全貌。

3、還有與描寫記敘生活場景相應的說明和議論。說明包身工是怎么來的;分析“包身工”制度形成的原因;說明包身工給帝國主義“”制造”了驚人的利潤;說明“包身工”制度是最野蠻最殘酷的制度。

[教師總結]是的,罪惡的制度剝奪了很多年輕的生命,這些年輕的生命一開始就被欺騙,后來又__待,最后悲慘地死去。他們的一生非常的短暫,還沒來得及享受人生就草草了了自己的一生。這樣的悲慘,這樣的苦痛,是當時萬惡的社會造成的,是當時萬惡的帝國主義榨取中國工人的血淚寫證。

當時的中國社會,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造成帝國主義經濟侵略;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加速了中國農村破產,抵抗不了水旱自然災害;農村破產造成了大量廉價勞動力流入城市。帝國主義又和中國封建勢力勾結起來拼命壓榨剝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動統(tǒng)治,是使農村少女變成雙重奴隸的社會根源。所以我們說在包身工身上,有雙重的壓榨,是機器、制度的壓榨,也是奴隸制度、帝國主義拼命追求剩余價值的壓榨。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改變這樣的悲劇,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徹底地鏟除帝國主義。

[教師總結]同學們都讀地很仔細,也找到了許多表現包身工生活悲慘、包身工制度罪惡的地方?!栋砉ぁ纷饔?935年,至今已經60多年了,今天我們讀這篇文章,仍然能感到深深的震撼。這種震撼來自于包身工的這些悲慘事實,也來自于這篇文章。

[提問]現在,我們共同來回顧一下,剛才我們找出的幾處表現包身工生活悲慘,包身工制度罪惡的方面,這些方面都是以什么線索串聯的呢?

[給予思考的時間,提示學生注意表示時間的詞語]明確: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為線索的。

[提示]只是單純的敘事嗎?

[明確]中間還穿插了議論和描寫

[教師]為了準確深刻地再現包身工制度的黑暗和殘酷,作者精心選材,描寫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狀況,這種寫作方法叫做“點面結合”。

[教師]

解釋面:所謂的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在本文中就是包身工悲慘生活的基本框架

解釋點:就是一些典型人物,典型的事件和典型的細節(jié),是在“面”的基礎上填充其中的具體材料,這兩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關系。

[提問]請同學們根據剛才我們找到的反映包身工制度罪惡的地方,想想哪些是點哪些是面?[可留作課后作業(yè)]學生答“豬玀”,“廉價的機器”,“罐裝的勞動力”

我說,剛才我們同學的表演很好,有創(chuàng)意,但是想象還是不夠合理的。

為什么日本帝國主義愿意雇用包身工?

生:廉價。

我說僅僅是廉價嗎?如果真的十分廉價,那帶工老板賺什么?日本帝國主義有沒有雇用外來工。

生說:有。

我說,當然有。當時夏先生寫作到工廠調查,有一位女工叫杏弟,她幫助夏先生去了解情況。到了包身工中間,卻受到了排,包身工們不信任他,對她很警惕,很反感。

請問在書上,有沒有說日本資本家為什么愛用包身工呢?請學生找。

學生說,日本廠家愛用是因為“他們大量用這種沒有結合力”的包身工來代替普通的自由勞動者。

師;也就是說,這些包身工由于知識水平較低,他們生活在底層,但他們并不知反抗,他們感到生活的痛苦,但他們沒有覺悟,他們是不會象剛才同學們所設計的那樣有對新生活的向往與抗爭。

我們來看看新時期的打工文學。他們與包身工有些類似。都是從土地中走來。來到了別人的城市。“一個個少女從農村低矮的房屋中,從枝椏交錯的森林中,從小鎮(zhèn)歪斜的石板街中走出來了。她們或提一個包袱,或夾一卷行李,飲淚告別家園,回首辭卻父母,踏上了人生旅途的\'第一程'\'(陳秉安《來自女兒國的報告》

所不同的是書本中的包身工是沉默的,他們不會抗爭也不懂得抗爭。新時期打工文學中有些詩非常感人。

如同一只受傷的小鳥/找不到棲身的樹葉/我們就再也禁不住地流淚了/可抹干淚水依然滿面晴朗'

最后的一抹夕陽,涂在路邊的梧桐樹的冠頂上,遠遠看去又紅又綠,微弱地閃著一片碎光。馬路上,有許多和我一樣年輕的男女,騎著車__地向前游動。人們和我一樣疲憊一樣沒有笑容。我看著他們的身影,眼睛便涌滿淚水,突然感到茫茫然走投無路人生恍當一聲到了盡頭……'

我說我個人認為他們走在別人的城市,他們的生活遭遇著著生存的問題。

他們用詩歌表達了他們的情緒,我們感受到他們的苦難。而包身工是沉默的。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jié)課內容

二、檢查作業(yè):請同學們根據剛才我們找到的反映包身工制度罪惡的地方,想想哪些是點哪些是面?

[參考答案]

1、面:人物的群體描寫,課文寫包身工的起床、吃粥、像放雞鴨一般地走進工廠,在工廠里忍受各種威脅的情景。(清早起床、穿衣洗漱等方面)

2、點:反復提到的蘆柴棒(老板喊她名字、生病的時候)

抄身婆不愿意用手去觸摸她的身體;

還有,一些典型的事例,比如沒吃得上飯的包身工、她們爭奪馬桶等等

[教師]這種“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同學們覺得好不好?為什么?

[明確]可以各自發(fā)表意見,建議同學們學習借鑒這樣的寫作方法,并嘗試在實際寫作中運用。

三、文章除了采用“點面結合”的方法以外,還運用了許多修辭手法?,F在同學們,可以找找文章中有哪些修辭手法。

[明確]對比:包身工的悲慘生活與老板們的對比

包身工與外來工人的對比

比喻: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作者用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故事,比喻帝國主義以及買辦資本家與包身工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十分精當,有力地控訴了吃人的包身工制度。)

借喻:豬玀、懶蟲、機器、罐頭、

褒詞貶用(貶詞褒用)“慈祥”“佳肴”“不假思索地愛上”“文明”

“合理”“飼養(yǎng)”

這些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文章的意義,對我們理解課文起到了加深理解的作用。大家在寫作中可以學習采用。

四、完成課后練習三,理解文章中的句子。(聯系社會實際,關注社會弱勢群體。)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人教版新目標高一語文教案4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領悟作者對人生重大問題的深切感慨。

2、指導學生體會本文情景交融、敘議結合的寫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3、指導學生品味本文精練優(yōu)美、樸素清新的語言。

【教學設想】

一、安排兩課時。

二、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朗讀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三、結合課后練習(一)的回答,達到教學目的(一)、(二),應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四、利用預習效果教學,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義的講解,重點突出一些疑難字、詞、句,主要采用課堂討論的方式,教師適當點撥。

五、介紹閱讀課外文學作品《騰王閣序》,比較兩文內容和寫法上的異同,培養(yǎng)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水平。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簡介作家作品,引導學生參看書下注釋(1),教師可補充以下內容:王羲之,有“書圣”之稱,也長于詩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風格瀟灑放脫。王羲之曾經一度做官,他關懷國事,在政治上曾有積極用世的一面,后辭官歸田,以山水為娛,好服食養(yǎng)性,胸懷曠達,為時人敬重。

“序”是一種文體,寫在著作或詩文前的說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時,常一同賦詩,詩成后公推一個作序,《蘭亭集序》即是膾炙人口的詩序名篇,其思想和辭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從中可以看出東晉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養(yǎng)、精神狀態(tài)和文學造詣。

二、朗讀

1.教師范讀。要求學生注意聽清文章語氣、節(jié)奏和讀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學生讀準下列生字:

癸(guǐ)丑修楔(xì)流觴(shāng)游目騁(chěng)懷趣(qū)舍萬殊齊彭殤(shāng)

2.學生齊讀。要求讀準字音,在預習初讀的基礎上,加深對課文的印象。

3.默讀全文。要求學生參閱注釋,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預習時不能解決的字詞句,教師答疑或學生討論。應特別強調理解“俯仰”一詞在文中的意義,“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句子含義。

三、整體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討論: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內容要點是什么?(分別用六個字來概括。)學生發(fā)言后,明確本文層次,板書:

(一)記敘蘭亭盛況;

(二)抒發(fā)人生感慨;

(三)交代作序目的。

四、討論第一段內容

完成課后練習(一)中的(1),教學的同時要求學生試背誦。

提問:本段共有六句話,作者是如何記敘這次蘭亭聚會的盛況的?指名學生依次朗讀每一句的內容,然后概括出每句話的內容要點。板書明確:

(一)記敘蘭亭盛會:

(1)時間:“永和……癸丑……暮春……”

地點:“……蘭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群賢……少長……”

(3)環(huán)境:“此地有……,又有……”,

(4)活動:“引以為流觴曲水……”

(5)天氣:“……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6)感受:“……信可樂也。”

講析過程中,給定短暫時間強化記憶,然后指名學生根據板書內容提示,試背誦。

討論:這段文字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學生發(fā)言后,明確:寫景抒情,敘議結合。如敘說“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列坐其次?!毕旅婢o接著引申而論“雖無絲竹之盛,……亦足以暢敘幽情”;下面也同樣是敘議結合:“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庇闪汲?、美景、賞心、樂事得出這樣的結論:“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討論:這段話語言有什么特點?

教師明確:記敘性文字言簡意賅,如開頭總敘,只25個字就交代清楚了蘭亭集會的時間、地點、目的,表現出高超的語言技巧;寫景的文字精練優(yōu)美,樸素清新。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第一段;

2.預習思考:作者是如何圍繞樂憂生死等人生重大問題展開議論的?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第二課時

一、集體背誦第一段

簡要復習第一段內容,導人新課。

二、討論第二段內容

1.教師領讀或學生齊讀。

2.“俯仰”一詞在這一段中兩次出現,意思是否相同?引導學生參看注釋,理解這兩句話的含義。

3.本段教學有一定難度,應先指名學生串講大意。

4.提問:這段話作者是圍繞什么主題展開議論的?是如何逐步展開的?學生發(fā)言后,明確:作者承上文的“樂”字,由樂而憂,由生而死,圍繞人生重大問題抒發(fā)感慨。

5.結合課后練習(一)中的(2),討論這段話的議論與上一段的敘事有何聯系。講析:首句“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賢畢至,少長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觀宇宙之大,俯察晶類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開一步的說法。下面承此句論述了兩種人:一種是“晤言一室之內”倦于涉獵游玩的,一種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們雖然“取舍”“靜躁”不同,但當“欣于所遇”時都是“不知老之將至”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又都是情隨事遷,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fā)表議論,推進到生死的大問題,抒發(fā)了對“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的無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板書: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晤言一室之內(靜)

或放浪形骸之外(躁)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情隨事遷(感慨系之)

況修短隨化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6.齊讀。指導學生在板書提示下試背誦。

三、討論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后人感懷。

1.指名學生朗讀。

2.討論:結尾部分從“臨文嗟悼”說到“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發(fā)言后,明確:這段議論中飽含感情,寫出了閱讀昔人興感之作時內心苦悶傷感與古人產生共鳴。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觀點,認為“有生就有死”,對于生死說得如此痛切,雖有悲觀消極情緒,但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批判了老莊哲學中的虛無主義世界觀。

3.如何理解這篇書序行文的巧妙?學生討論后明確:作者寫供后人閱讀的《蘭亭集序》,卻先寫閱讀昔人興感之作,由“今之視昔”想到“后之視今”亦是如此,為使后人也對今天的所為所思“興懷”,所以“列敘時人,錄其所述”,以便“后之覽者”也會“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聯起來,巧妙地交代了詩集的由來,說明了編集的目的。

4.全班齊讀。

四、歸納總結

本文先繪聲繪色地記敘了蘭亭集會的盛況,接著敘志抒懷,抒發(fā)了對人生的無限感慨。語言清新樸實,敘議結合,在雕章琢句、華而不實的文風充斥文壇的當時,顯得尤為可貴。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完成課后練習三。

3.比較閱讀:課外閱讀《騰王閣序》,比較與本文在內容和寫法上的異同。

人教版新目標高一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作品“以文為賦”,駢散結合的形式特點,鑒賞品味課文精美的語言。

2.了解作者運用的主客問答這一賦體的傳統(tǒng)手法,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3.理解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了解其宇宙觀、人生觀中辯證、達觀成分的積極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yǎng)學生通過誦讀體悟和鑒賞優(yōu)美、形象語言的能力。

2.培養(yǎng)對精晶詩文的整體把握能力,能知人論世領悟文旨,理通思路,賞析表現手法,辨別高下優(yōu)劣。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勇于面對坎坷,笑對苦難的樂觀主義精神。

對象特征

高一的學生,經過多年的文言文學習,積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礎知識,能夠基本閱讀淺顯的文言文,初步掌握了鑒賞古代散文的一般方法。但以往強調文言基礎知識的內容較多,對文言文整體閱讀和感悟的較少,學生把文言文看成枯燥語言知識的積累,缺乏對文言文,尤其是優(yōu)秀的古代散文的美感認知和情感體悟,因而對文言文的學習,顯得興趣不濃或學習效果不佳。

教學重難點

1、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虛詞及句式的知識。

2、把握文中蘇軾情感變化的過程,清行文思路。

3、感受蘇軾樂觀曠達的情懷以及在曠達的風貌之下寄寓的悲憤苦悶的復雜情感;理解作者宇宙觀、人生觀中辯證、達觀成分的積極意義。

4、培養(yǎng)學生勇于面對人生坎坷、笑對苦難的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整體感知:

1.學生思考:蘇軾在游赤壁時心情是如何變化的?(請學生快速瀏覽全文,找出表現情感變化的相關詞語。)

板書:飲酒樂甚→愀然→喜而笑

(樂 )—→(悲)—→(樂)

2.理清思路,請同學試概括本文行文內容。(投影)

1段:寫赤壁夜游之樂。

2段:寫飲酒放歌之樂引出客人悲涼的簫聲。

3段:主客回答引出人生短暫之感。

4段:蘇子超然于世的情懷。

5段:客轉悲為喜,主客暢飲。

二、指導誦讀:

1、這篇課文體裁為文賦,既保留了傳統(tǒng)賦體的特質與情韻,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的對偶等方面的束縛,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宜于誦讀,極富聲韻之美。誦讀時,要特別注意文章中的押韻和形式中的對偶句。

先請同學們聽示范朗讀,對照以下押韻字和換韻情況,自己跟著低聲吟誦。

第一段 間,天,然,仙

第二段 槳,光,方;   慕,訴,縷,婦

第三段 稀,飛,詩;昌,蒼,郎;東,空,雄;鹿,屬,栗;窮,終,風

第四段 往,長; 瞬,盡; 主,取;月,色,竭,適

第五段 酌,藉,白

我們會發(fā)現,有些字聽起來并不押韻,這是由于語音隨著語言的發(fā)展演變而發(fā)生變化的緣故,在蘇軾創(chuàng)作的北宋時期,它們都是押韻的。

(說明:通過聽示范誦讀,自己自由誦讀,初步疏通字詞,掃清字詞障礙;同時通過用韻情況的了解,初步了解了文賦的一般特點;在了解文賦的特點基礎上,有助于把握誦讀過程中的快慢停頓等節(jié)奏,有助于進一步體會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通過幾次誦讀,學生基本被文本體現的美妙情境所吸引,進入文本營造的特定語境。進入文本,才能進一步賞析和感悟文本。)

2、初步明確朗讀的情感基調

“樂”的部分要讀得輕松愉悅;

“悲”的部分要讀得悲涼激昂;

“喜”的部分要讀得曠達灑脫。

3、聽錄音朗讀或教師范讀。生齊讀。

三、賞析評價

1.學生齊讀第一段,教師提問,學生思考。

(1)本段蘇子的心情怎么樣?

明確:樂甚

(2)為何而樂呢?

明確:美景、暢飲、友情……

(3)本段景物描寫勝似仙境,請同學們試描述一下月夜秋景圖,并思考有何作用?

學生描述……

總結:月夜秋景圖:蘇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輪皓月,下面是萬頃碧水,月光如煙霧般籠罩著江面,清風徐徐吹拂著,一葉扁舟如一片葦葉,輕浮在水面,任意左右東西。景象澄沏,又似朦朧,如夢境一般。

作用:蘇軾這寥寥幾筆,描述出了秋夜赤壁的美麗、靜謐以及與客人夜游的逸興。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風”、“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悅的心緒,又為后文對“水”、“月 ”的變與不變的議論作了鋪墊。

(4)詩人在欣賞月夜美景中情不自已,朗誦起詩詞來。為什么蘇軾在船中朗誦“明月之詩”里的“窈窕之章”?

教師補充(幻燈片投影)《詩經·陳風·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① 注釋:

皎:皎潔光明。 佼(jiǎo):姣之借。 佼人:美人。 僚:美麗。

舒:舒緩輕盈的樣子?!●杭m(jiǎo):形容女子的體態(tài)窈窕的樣子。

勞心:思念。懰(liǔ):音劉,嫵媚。

慅(sao):音騷,心神不安。

燎:此形容女子光彩照人。

夭紹:形容女子風姿綽絕。

② 譯文:

多么皎潔的月光,照見你嬌美的臉龐,你嫻雅苗條的倩影,牽動我深情的愁腸!

多么素凈的月光,照見你嫵媚的臉龐.你嫻雅婀娜的倩影,牽動我紛亂的愁腸!

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見你亮麗的臉龐,你嫻雅輕盈的倩影,牽動我焦盼的愁腸!

③內容賞析:《月出》是陳國的民歌,是一首情詩。詩人在月下遇到一個美麗的女子,因為愛她,于是就悄然心憂了。此詩共三章,每章第一句以月起興,第二、三句寫美人,末句寫詩人自己不寧靜的心情。

“月出皎兮”,天上一輪圓月灑著皎潔的銀輝,這夜色顯得格外的美麗。這是寫景,也是寫情。因為自古以來,人們就把月光作為美好愿望的象征,無數次地贊美她,謳歌她,并給她編造了許多美好的神話故事,花嬋娟,月嬋娟,都是人們對所愛景物的美稱。這句交待了詩人活動的背景,是在一個月光明麗的夜晚,這本身就富有很大的魅力和誘惑力,容易使人對景生情,生發(fā)出許多美好的聯想。同時,結合下句,這句又有著比興的作用,以月光的美來比喻所愛人的美,是很恰貼的?!百肆刨狻保百?,猶姣,美好之意?!百恕保廊?。“僚”,猶嫽,嬌美貌。這時,在詩人的眼前,出現了一個嬌美的女子,引起他無限的愛慕和情思。天上有著皎潔的月光,地上有著嬌美的女子,此時此刻,此情此景,花好月圓,天愜人意,怎能不令這多情的詩人蕩起春心呢?他不由得隨口贊道:真美啊,這月光下的女子?!笆骜杭m兮”,“舒”本作遲緩、徐徐解,此處則指女子舉止的舒緩安閑。“窈糾”,與第二間的“憂受”,第三章的“夭紹”,都是形容女子行步時身材的曲線美,寫女子的舉止從容,體態(tài)苗條。這句寫詩人仔細端詳女子時的感覺。在月光下,她不但顯得容貌皎好,而且身材那么苗條、秀美,真讓人神顛魄蕩。這只是寫女子的外表美,而更吸引人的,是她還有一種氣質美,她舉止舒緩,雍容大方,性情安靜,而這氣比外表更富有魅力。中國傳統(tǒng)的審美標準反映在外層,總是以曲線的細長為美,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楚王愛細腰,宮中多餓死”等,就足以說明這點。而在內質上,則注重靜穆和閑緩,所謂“淑女”,就包括她的舉止在內。這首詩刻劃的這位女子,說明了詩人也是以此為審美標準的?!皠谛那馁狻?,“勞心”即憂心。“悄”,與第二章的“慅”,第三章的“慘”,都是形容憂愁不安的樣子。此句是詩人自言其心情的煩悶。月光美,人更美,那窈窕的身姿象那雍容的舉止,使得詩人一見鐘情,而又無從表白,因而生發(fā)出無限的憂愁和感慨。愛美是人的天性,盡管那女子沒有絲毫的覺察和反應,但詩人已經為之傾倒了,而這正說明了詩人的癡情和愛的深沉?!蛾P雎》里所寫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與此時此刻詩人心情是一樣的。

這首詩的景色描寫很有特色,“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柔美的月光本身就有無限的情意,而讓它作為背景來襯托,則女子的倩影愈發(fā)顯得秀美。同時,月光朦朧下,一個線條優(yōu)美的女子在緩緩起步,更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有一種朦朧美的韻味。所以,這一景色很富有畫意,而畫意又滲透了無限的詩情,把寫景和抒情水乳交融在了一起。另外,人物形象只有兩個,詩人愈揚婦子,則愈抑自己。把女子寫得愈姣美,則自己愈覺得求之不得,難以攀比,可望而不可即,所以憂心愈重。這也是一種比照的手法。通過刻劃“佼人”的美比照出詩人自己的癡情心理,讓人覺得情之所發(fā),合乎自然之理。

學生作答……

明確:時間上:七月即望,正好是七月十六日,月圓之夜,吟明月之詩為了召喚月亮出現,而月亮似乎聽到蘇子的呼喚聲:“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一輪明月冉冉升起了。 內容上:《月出》詩寫出了在明亮月光下美人的嬌好容貌和幽閑體態(tài),引起感情上愛慕和煩悶不安。這與下文的扣舷而歌的內容是有聯系的,所以吟此詩也有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的作用 。

(5)作者緊接著描繪“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芭腔病币辉~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作用何在?請同學們談談。

學生思考作答……

明確:月亮從東山后面露出了臉,到斗宿和牛宿之間就徘徊不前了,一“出”,一“徘徊”,寫出月亮不易察覺的緩緩移動,以及對游人的依依眷戀和脈脈含情。也反映出作者看月亮時愉悅的感受。

(6)在這個月光如水、氣候宜人的夜晚,作者泛舟于浩瀚無邊的江上,用了哪兩個字表現泛舟時的情景?品味這兩個字,作者的感受是怎樣的?

學生分組討論……

明確:“縱”、“凌”。作者丟掉了平日的顧慮重重,任由小船在江上漂泊,也是隨自己心靈壓力的一種釋放?!翱v”,把一葉扁舟在長江上順流而下,自由自在地隨江勢漂流的情景描繪得生動、逼真,同時也寫出了作者在船上隨江而行的激動和輕松的心情。 “凌”,既是客觀的描述,寫出了小船在萬頃無邊的水面上騰越前進,也寫出了作者當時激越壯美的心情。

2.學生讀第二段并思考:

(1)客由樂而悲,悲又從何而來呢?

明確:主要由客人的洞簫聲引發(fā)的。聯系二三段內容及創(chuàng)作背景體會,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從歌聲中來 (政治失意)

從簫聲中來 (簫聲幽怨)

從歷史人物中來 (人生無常)

從個人境遇中來 (生命短暫)

(2)如何寫簫聲的?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明確:“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連用了四個比喻,形象地寫出了簫聲的幽怨悲涼。使人如聞其聲,幾乎也要流淚。“舞幽之壑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边\用夸張性比喻,從側面寫出了簫聲攝人心魄的感染力,也為蘇子“愀然”發(fā)問創(chuàng)設了氣氛。

(3)這種借音樂來抒寫一腔憂思哀緒的寫法,我們還在哪篇課文學過?

明確: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就是借琵琶寫愁情。

經過吟詩與吹簫的描寫,使“泛舟”的快樂氣氛向悲哀轉化,完成了兩段之間的過渡。這一過渡自然圓轉,使讀者不知不覺地為這種感情的抑揚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傾聽下面的對話。

(4)文中“美人”指什么?作者遠隔千里,被貶黃州怎么還惦記仕途呢?大家交流一下。

明確:①古人用美人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②說明作者在遭受貶謫之后,依然堅持對生活的執(zhí)著態(tài)度,堅持對朝廷政事的關心,而不甘心沉淪。受到儒家思想經世致用的影響,作者身在千里,心憂天下的一種責任感的體現。

總結:簫聲起,悲意生。哀怨,愛慕,哭泣,申訴,潛龍舞,新婦泣,六個比喻,渲染簫聲的悲涼,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為悲涼,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

布置作業(yè):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朗讀課文

二、繼續(xù)賞析評價

1、學生分組分角色朗讀第三段。

(1)作者借主客問答的方式撫今追昔,暢述對天地人生的感觸。那么,“客人”之悲來自哪幾方面?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學生討論作答)

明確:對比。一是由歷的英雄人物(曹操、周瑜)的消逝想到自己的渺小,二是由江水無窮想到人生須臾,三是要擺脫現實處境(自己貶謫黃州,青春虛度), 卻“知不可乎驟得”。賦寫“客人”的生悲之因,實為下文寫蘇子的開導之詞蓄勢。

總結:客的回答重復了一個前代人重復的永恒主題:感慨人生苦短。這就留給了我們一個悲觀者的形象。表現了一種消極的社會觀點以及虛無主義的思想。對封建文人士大夫而言,當政治上失意或生活上遭受挫折的時候,往往陷入迷茫與苦悶。這其實也是蘇軾貶謫黃州時思想感情的一個側面。

2、學生齊讀第四段并思考。

(1)針對“客”所發(fā)出的人生悲嘆,蘇子是如何說服“客”的? (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蘇軾關于水、月、人“變與不變”的詞句,并深入理解。)

明確:從地面上的江水和天空上的月亮說起。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江水不舍晝夜地滔滔流去,作為一段江水,確乎從這里消失了,而作為整個江水,則始終綿延不絕,因此可以說“未嘗往也”。

月亮有時圓滿,有時缺損,周而復始,始終無所增減。

(2)由此得出什么道理?

明確:變與不變,無論是宇宙還是人生,都是相對的。如果從變的角度來看,人生百年,天長地久,其實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保持常態(tài);如果從不變的角度來看,萬物無窮無盡,人生也一樣綿延不息。

(3)這是一種怎樣的人生觀?如何評價?

明確:這是一種辯證的觀點,有一定的道理。這種宇宙觀表現了詩人對政治迫害的的蔑視,對于所追求的理想的堅持;表現了他在身處逆境時候的一種豁達、開朗、樂觀、自信;也表現了隨緣自適、隨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包含了一種無可奈何的安慰。

(4)那么詩人主張從什么地方尋求安慰呢?

明確: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非但不必因為“吾生之須臾”而羨“長江之無窮”,而是要使“無窮”的萬事萬物為“吾生”所享有。

3、分析第五段。

(1)結尾段主客感情如何?請找出相關語句分析。

明確:“喜而笑”、“相與枕藉”?!翱汀毙膼傉\服。主客心情分外欣慰和輕松。

(2)本段寫酒后一片狼藉,主客相與枕藉乎舟中,有何作用?

明確:呼應開頭,如“舟中”呼應“泛舟”,“東方之既白”呼應“月出東山”,結構渾然一體。

用“杯盤狼藉”的雜亂形象來反襯內心世界的舒坦、寧靜。 這時候的喝酒已不是借酒消愁,而是精神達到“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輕松娛悅了。

布置作業(yè):完成同步訓練

第三課時

一、字詞知識歸納

1、通假字:

①舉酒屬客 屬——囑

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馮——憑

③山川相繆 繆——繚

④舉匏樽以相屬 屬——囑

2、活用詞:

①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動用法)

②順流而東也 東:東去(名作動)

③侶魚蝦而友麋鹿 侶、友:以……為伴侶,以……為朋友(意動用法)

3、特殊句式:

①凌萬頃之茫然 (定語后置)

②何為其然也? (賓語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 (賓語前置)

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滄海之一粟 (謂語省略,省略句)

⑤而又何羨乎! (賓語前置)

⑥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判斷句)

4、成語:

遺世獨立、羽化登仙、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正襟危坐、

月明星稀、橫槊賦詩、一世之雄、滄海一粟、逝者如斯、杯盤狼藉

二、檢查背誦

三、寫作特色

1、寫景、抒情、議論的緊密結合:

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創(chuàng)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寓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一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歷史陳跡、感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與“不變”的哲理。

2、“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tǒng)賦體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勃郁頓挫,如“萬斛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偶不同,它的抒寫更為自由。如開頭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卻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篇末,雖都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文義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極富聲韻之美,體現出韻文文學的長處。

3、優(yōu)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語言特色:

文中有許多描寫,生動形象。如描寫簫聲的幽咽哀怨:“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睂⒊橄蠖灰鬃矫穆?、情,寫得具體可感,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

四、延伸閱讀

江城子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思考:本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簡析:這首詞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寧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詞的上闕敘事,下闕抒情,氣勢雄豪,淋淳酣暢。首三句直出會獵題意,次寫圍獵時的裝束和盛況,然后轉寫自己的感想:決心親自射殺猛虎,答謝全城軍民的深情厚意。過片以后,敘述獵后開懷暢飲,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夠承擔起衛(wèi)國守邊的重任。結尾直抒胸臆,抒發(fā)殺敵報國的豪情:總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滿月一樣,射掉那貪殘成性的“天狼星”,將西北邊境上的敵人統(tǒng)統(tǒng)一掃而光。

后赤壁

——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

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云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皢韬羿嫖?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林西仲所說:“若無前篇,不見后篇之妙;若無后篇,不見前篇之佳。”前后《赤壁賦》被認為是蘇軾散文中的“雙璧”。

請同學們閱讀比較前后《赤壁賦》在內容、體裁、情感和寫作特點等方面比較有何不同。

五、作業(yè)布置

1.據你對蘇軾的了解,對“蘇東坡穿越千年的時空,向我走來”一句話加以擴展。(不少于30字)

(1)(在句首擴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句尾擴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身系眉州父老的期望,心系海南百姓的囑托,帶著文章太守的英氣,蘇東坡穿越千年的時空,向我走來。

(2)蘇東坡穿越千年的時空,向我走來,向你走來,向無數熱愛他的讀者走來,讓我們感受到什么是胸襟,什么是氣度,什么是才華。

2.校要舉辦一場詩歌朗誦會,請你結合詩歌內容、風格為主持人寫兩段串聯詞,將下面三首詩詞串聯起來。要求銜接自然,簡明得體,每段不超過50字。

第一首詩歌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朗誦結束,串聯詞(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聽詩人徐志摩的深情告白《再別康橋》。朗誦結束后,串聯詞(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來,請欣賞配樂詩朗誦戴望舒《雨巷》。

答案:(1)離開“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古戰(zhàn)場,穿越歷史的煙云,我們來到了充滿異域風情的康河河畔。

(2)揮一揮手,告別柔美、靜謐的康橋。讓我們走進江南煙雨中的石巷,去邂逅一位結著丁香般愁怨的姑娘。

3.蘇東坡是中國文化史甚至是世界文化的偉人,而他的人生際遇也許正是他成為偉人的催化劑。生活在今天,真的應該慶幸!我們不必再遭受流放、戰(zhàn)亂之苦,不必再過顛沛流離的生活,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也不必再受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貧寒。但是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打擊,面對失意苦難,我們該如何做?我們又該如何實現自己作為一個普通人的的人生價值?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思考的問題。請以“挫折”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人教版新目標高一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人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沁園春長沙教案

雪地里的小畫家優(yōu)秀教案設計

關于高中語文《師說》優(yōu)秀教學設計

高中語文邊城教案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鳥的天堂》的教案

語文版八年級語文經典教案5篇

五年級上冊語文17課教案5篇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5篇

2021小學語文s版六年級下冊教案5篇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七律·長征》教案

5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