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

5U文學網(wǎng) > 實用文 > 教學資料 > 教案模板 > 八年級語文備考教案

八年級語文備考教案

| 國渝

我們的改革并非要改掉傳統(tǒng)語文教育中那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經(jīng)驗,而是要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識記背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文化素質(zhì),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為了大家學習方便,小編特地準備了八年級語文備考教案5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歡迎借鑒學習!

八年級語文備考教案1

【設計思想】

本文內(nèi)容淺顯,語言流暢,簡潔明快,適合誦讀。因此,教學中不必作過多的分析,以誦讀、欣賞為主。教師可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在朗讀上加以指導,組織學生采用合作的方式自主學習,體會新課標的精神,初步學會運用“研究性”方式學習文章,培養(yǎng)自主研究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抓住文中描寫景物特征的語句,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品味文章精巧的構思、精煉的語言、精美的畫面。

【教學難點】

品析文章的美點:構思、用材、布局

【教學方法】

本文確定為“文學鑒賞課”。課前向?qū)W生下發(fā)譯文,讓學生自主學習,課堂上師生交流,探究本文景物描寫及其他方面的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展現(xiàn)三峽優(yōu)美風光的記錄片,并配以簡潔的文字進行說明。

2.欣賞完后教師指出:如今,高峽出平湖,這二十多年前的三峽美景正在漸漸散去,也許有一天,我們也只能在__或在模糊的記憶中捕捉它曾經(jīng)的險峻和美麗。今天,讓我們跟隨酈道元的腳步,領略一下千年以前的三峽風光。

二、朗讀課文,理解文意

先請同學們自由誦讀,結合課文注釋,讀準字音,讀順文句,讀懂文意。

聽老師帶著驚嘆、贊頌之情吟誦課文,學生學讀。

學生之間自由交流文中難以明白和理解的地方。

三、問題情境設計,師生共同探究。

(一)問題情境。

1.本文文字優(yōu)美,描繪傳神,作者是如何抓住三峽的風景特點進行描寫的?

2.三峽的自然風光,有山有水,四季各異,追溯過去,分析現(xiàn)狀,展望未來,你想到了什么?

(二)交流對話

1.教師與學生對話

話題一:《三峽》先寫山后寫水。寫山,抓住了什么特征?寫水,哪個季節(jié)具體寫?為什么?

明確:文章先總寫山:山高嶺連,綿綿不斷;再寫水的四季不同,重點寫夏水:夏水最迅猛、急遽,有代表性。

話題二:《三峽》寫四季的景色中運用了許多精彩的詞語,試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詞語作簡要的分析。

明確:春冬之景:“素”“綠”“清”“影”數(shù)字;寫秋之景:“寒”“肅”“凄”“哀”數(shù)字,便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了。其中“素”“綠”“清”著重寫水的色彩,而“寒”“肅”“凄”“哀”則蘊涵著作者的一種思想感情,屬于“借景抒情”一類的典型詞語。

2.學生與教師的對話

話題一:《三峽》語言凝練,只有一百五十五字,卻包容了四季景色,羅列了山水草木,清影猿嘯,為什么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明確:(1)文章取材先大后小,先總后分,層次清晰;(2)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色,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進行冼煉地描繪。

話題二:課文第三自然段“素湍綠潭,回清倒影”,譯文為“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p>

試想:雪白的急流奔騰洶涌,可以回旋清波,卻怎么可以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呢?這個譯文是否有問題?

明確:這個翻譯的確存在問題。原句運用了文言文“并提”(也稱為“合敘”)的修辭,也就是古人為了使句子緊湊,文辭簡練,把兩件相關的事并在一個句子中表述,翻譯時不能逐字進行,要從文意出發(fā),找出詞語或詞組之間的相互搭配關系,如“耳目聰明”應是“耳聰目明”。據(jù)此這句的譯文應為:雪白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學生與學生的對話

話題一:課文第二自然段“或王命急宣”似乎不屬于自然景物的描寫,用在這里有何作用?

明確:作者用這個例子寫出了江水的湍急。

話題二:文章開頭突出三峽山高嶺連,隱天蔽日的特點,下文哪些文字可以印證這一特點?

明確:“絕巘”“峻”“林寒澗肅”“空谷”這些詞語都能印證。

師生與作品的對話

話題一:酈道元寫三峽風光,大部分筆墨放在寫水,水是課文的重點,那么能否調(diào)整寫山寫水的順序?

明確:這體現(xiàn)了文章布局的巧妙。先山后水是有科學依據(jù)的,有了山高嶺連的特定地形才能產(chǎn)生江流湍急的水勢,山是因,水是果。因決定了果,山是總寫,水是分寫,順序不能調(diào)換。

話題二:本文雖只有一百五十五字,但描繪景物卻盡傳其神,筆法令人稱奇,現(xiàn)在我們用欣賞的眼光來審視評說課文的美。(可以從語言、結構、描寫等角度入手)

明確:(示例)描寫手法美:

(1)正面描寫:“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壘嶂,隱天蔽日”形象概括地描繪出三峽的地貌特征;

(2)側面烘托:“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一句烘托出三峽峰連綿延,隱天蔽日的山勢。

四、拓展研究

1.摹擬《三峽》第二段的寫法,寫出春風拂拂之景。

2.課外收集有關三峽的資料,試比較三峽的古今。

3.課外閱讀吳均的《與朱元思書》、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等寫景優(yōu)美的文言文,試與本文寫景進行比較。

4.課外收集有關三峽的資料,展開一場有關保護三峽景觀的討論,題目可設計為:

(1)是保護三峽的自然風光,還是不斷地開發(fā)和利用三峽的水資源?

(2)在環(huán)境日益惡化的今天,如何保持和延續(xù)三峽獨特的魅力?

【教學隨想】

《三峽》是人教版八年級新教材內(nèi)的一篇課文。這兩節(jié)課我們著重探索的是:如何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自主探究文言文寫景的特征和寫作特色。先讓學生從描述三峽風光的記錄片中獲得感性認識,產(chǎn)生積極而美好的情感,形成喜愛質(zhì)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而后激發(fā)他們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且有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的強烈__。

教材的適當“處理”,是引導學生學會研究的起點。我們重點選了“三峽的景色欣賞”和“三峽全文的寫作特色”兩個部分,讓學生進行鑒賞和討論,感受文章的藝術美,成功地引發(fā)了學生對課外寫景文言文的探究興趣。

按照以上的思路,我們在課堂上安排了三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導入課文。通過播放用多媒體制作的三峽風光的輯錄片,使學生產(chǎn)生興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嘆之情。

第二環(huán)節(jié):朗讀課文。這個環(huán)節(jié)既是對學生課前自學課文的一個檢測,也是通過圖文結合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同時通過朗讀,加強學生對散文的節(jié)奏美、語言美、意境美的領悟。

第三環(huán)節(jié):研究課文。這個環(huán)節(jié)是重點。我們是從“問題情境”人手,運用“話題式”教學設計模式,對全文的寫作特色進行不同對象的四次對話。對文章的景物特征、重點詞語、選材效果、語句翻譯、寫作手法進行了探究。

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用簡潔的語言可概括為:

運用多媒體導入課文(激發(fā)興趣)——→朗讀課文(感受內(nèi)容)——→研究課文(學會鑒賞)

八年級語文備考教案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借助注釋讀懂課文大意,理清課文層次。

2、領會本文的豐富內(nèi)涵,理解“天下為公”。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讀懂全文大意,積累詞語。

2、難點:抓住“天下為公”,領會全文內(nèi)涵。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和步驟:

一、導入(4分鐘)

首先,老師先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在我們的唐代,有一個商人,路過一個叫武陽的地方,丟掉了他的包袱,所以他很沮喪,很生氣。他把這件事跟當?shù)氐娜酥v,一個當?shù)厝司秃退f:“老兄,不要著急,你丟的包袱在我們武陽一定能找到。”他就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沿路返回,果然,發(fā)現(xiàn)那件衣服還在那里,而且沒有動過的痕跡。后人根據(jù)這個故事,歸納了一個成語,哪位同學知道這個成語?(路不拾遺)

路不拾遺形容社會風氣很好。還有一個成語和這個成語的含義很接近,說呀,晚上不用關大門,也不用擔心小偷會偷你家的東西。這個成語是什么?(夜不閉戶)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打一__。有誰知道這部__是什么?(提示:那是04年熱播,由葛優(yōu),劉德華,劉若英主演的賀歲片)(天下無賊)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天下無賊,可以說使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的夢想。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孔圣人也提出了一種社會模式,他稱之為大同社會。大同社會完全可以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天下無賊。那么,大同社會到底是怎樣一種社會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們就走進選自《禮記》的《大道之行也》(板書:大道之行也《禮記》)

二,課文分析

(一)作品介紹。

《禮記》,儒家經(jīng)典之一,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運,《禮記》篇名,大約是戰(zhàn)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托名孔子答問的著作。

(二)教師示范朗讀課文。(2分鐘)

同學們看課文,老師先給同學們讀一遍,在老師讀的過程中同學們注意一下讀音和停頓,用筆勾畫一下。

課文有一些字的讀音需要大家注意的:

選賢與(jǔ)能(通“舉”,選拔)

講信和睦(mù)(和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以……為親,奉養(yǎng))

幼有所長(zhang)(成長)

矜(guān)、寡、孤、獨、廢棄者

男有分(fèn)

貨惡(wù)其棄于地也

盜竊(qiè)亂賊而不作

(三)全體學生朗讀課文(1分鐘)

請大家記住以上讀音,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順,注意停頓和語氣。

(四)指導朗讀(3分鐘)

大家看課文,剛剛有一些同學停頓不對的,我們看第二行,“故人不獨親其親”中,“故”,它是表示提頓的,所以的意思,這里有一個小的停頓?!叭恕笔鞘箘诱?,統(tǒng)領以下兩句,也有一個小的停頓。所以這一句應這樣讀:“故/人/不獨親其親”跟老師讀。好,下面一句,“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這個“者”也是表示提頓,也要停頓一下。讀成“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接下來“男有分,女有歸”這里的“男”和“女”都有強調(diào)作用,所以在“男”和“女”后面都要停頓,“男/有分,女/有歸”,大家讀。下面“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貨”和“力”也是應該強調(diào)的,所以“貨”和“力”后面要有小的停頓?!笆枪省北硎境猩峡偨Y的,也要停頓,“是故/謀/閉而不興”讀。下一行的“故”也是一樣,“故/外戶而不閉”讀。

好,同學們根據(jù)老師的強調(diào)的停頓和要注意的注意,把全文再讀一遍。首先請男同學朗讀全文,女同學認真聽,聽聽男同學有沒有讀的不準確的地方。(PPT演示)沒有做好筆記的同學可以看大屏幕。

老師評價(讀得不錯,剛剛老師強調(diào)的停頓,大部分都能讀準了。)找出讀不到位的地方。

下面有請女同學朗讀全文,這回到男同學認真聽,找找看有沒有都不到位的地方。我們女同學可不能輸給男同學哦。

老師評價。找出讀不到位的地方。

(播放PPT,顯示劃分停頓的全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五)學生默讀課文,根據(jù)課文注解自主翻譯課文。(10分鐘)

按照我們學文言文的經(jīng)驗,大家覺得接下來我們要做什么?(翻譯)沒錯,就是翻譯?,F(xiàn)在請大家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根據(jù)課文注解翻譯課文,畫出自己不會翻譯的字詞。好,開始默讀。

相信大家已經(jīng)翻譯完了,現(xiàn)在我請四位同學翻譯全文,每人翻譯一句。

1、第一句,“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理想,在這里可以直譯?!盀楣钡囊馑际菫槿藗兯灿?,“天下為公”可反以為“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注解有翻譯。注意“與”(jǔ)通“舉”,選拔的意思?!澳馈?mù)和睦的意思。那么這一句可翻譯為: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

2、第二句,“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贝蠹易⒁鈨蓚€“親”和兩個“子”,“親其親”跟“子其子”是對文,前一個“親”用作動詞,以……為親,引申為“奉養(yǎng)”,后一個“親”是名詞,“父母”,第一個“子”是用作動詞,以……為子,引申為“撫育”,后一個子是“子女”的意思?!澳杏蟹郑袣w”這句要注意,“分”是“職分”指職業(yè)、職守。歸,女子出嫁。連起來就可以翻譯為:因此人們不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忠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孩子能順利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yǎng)。男子要有職業(yè),女子要及時婚配。

3、第三句,“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這一句書本有翻譯,這里要注意惡(wù)是憎惡的意思,不讀è。

第四句,“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一句要注意“興”(xīng)是“發(fā)生”的意思,不讀xìng,“亂”是指造反,“賊”是指害人。作,興起。外戶,泛指大門。閉,用門閂插門。大同,指理想社會。所以,這一句可以翻譯為: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六)精讀課文。(15分鐘)

1、通過翻譯全文,我們大概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鬃訛槲覀兠枥L了理想的社會南圖,他在這篇短文里邊用了兩個名詞,同學們找一找,一個是大道,另一個是什么?(大同)。同學們考慮看看,大道指什么?大同又指什么?文中是不是有兩句話分別概括了這兩個詞?

現(xiàn)在,有請全班男同學朗讀一遍課文。(學生讀完)“大道”指什么?哪位同學找到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薄按蟮馈笨梢岳斫鉃橹卫砩鐣臏蕜t)我們讀一遍這一句。

“大同”呢?(“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薄按笸笨梢岳斫鉃槿祟惖睦硐肷鐣?。)我們把這一句讀一遍。

2、可以說,大道是一種社會理想,大同是一種理想社會,大道和大同課文分別用第一句話和最后一句話。開始的大道是總領全文,最后的大同總領全文,那么就剩下中間部分了,中間的部分可以說是對大同社會的描摹。好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中間部分,中間部分分寫了大同社會那幾個特點?把這種社會風貌想象出來。

3、好,現(xiàn)在我們來這樣安排,中間部分以句號為準,有多少句?(兩句)那我們女同學讀第一句,男同學讀第二句,好不好?

(女同學讀完第一句)大家展開想象,歸納這樣的社會風貌特點。首先我們看前六分句:“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边@樣的社會社會風貌特點是什么呢?(人人受到社會的關愛)(板書)再看下面的“男有分,女有歸”,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是什么呀?(安居樂業(yè))(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板書)

(男同學讀完第二句)誰來歸納一下?“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說的是人們珍惜勞動產(chǎn)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不會將它據(jù)為己有:也就是說貨物是誰的?(公家的)對,是公家的,人們不會浪費,不會據(jù)為己有。也就是“貨盡其用”。(板書)那另一方面,人們怎么做呢?“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說的是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不出力為恥,都能盡全力地工,卻沒有“多得”的念頭,也就是說,人人都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事,人盡其力。(板書)

相信大家對全文的結構已經(jīng)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了。(PPT演示全文結構)

(七)全班再次朗讀課文(1分鐘)

同學們,通過我們的分析,我們對大同社會已經(jīng)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F(xiàn)在再一次朗讀全文,帶著對美好社會的向往之情來讀,好,開始讀。

(八)拓展延伸(3分鐘)

“大同”是一個儒家的理想的社會,這個理想社會在小生產(chǎn)的基礎上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古今中外許多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向往這一目標。你知道有哪些歷史人物為此而呼吁過、奮斗過?(1、洪秀全,2、孫中山)

大家學過近代史就知道,洪秀全領導了近代的農(nóng)民起義,他為和諧社會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說過:““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錢同使;無處不保暖,無處不均勻。”那么,孫中山呢?他說過一句很出名的話,大家記得嗎?是“革命尚末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當然,歷有許多愛國者提出過建立和諧社會的口號和設想,大家在學歷史的過程中可以留意一下,或者課下查閱資料,了解一下。

(八)課堂小結(1分鐘)

好了,同學們,《大道之行也》這篇課文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偉的社會藍圖。在那里,人們生活并快樂著。盡管這個理想社會在當時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二千多年來它一直是許多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心中永不磨滅的夢。我們是新時代的__人,就讓我們齊心協(xié)力,為實現(xiàn)這個美好的夢而加倍努力吧!

(九)作業(yè):

1、思考:“大同”社會跟陶潛描繪的“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之處?

2、背誦全文。

三、板書設計

大道之行也

《禮記》

1、人人都能得到關愛

大道2、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大同社會

3、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大道之行也》教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背誦全文。

2、對比學習,理解“大同”社會跟陶潛描繪的“世外桃源”的相似之處。

教學重點,難點:

3、重點:反復朗讀,背誦全文。

4、難點:理解“大同”社會跟陶潛描繪的“世外桃源”的相似之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和步驟:

一、導入(復習提問)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大道之行也》,并且要求大家回家背誦下來。大家還記得這篇文章說的是一個什么社會嗎?

生:大同社會。

師:是的,大同是指什么?用課文的句子回答。

生: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師:好,我們來把這一句背下來,大家合上課本。還沒背下來的同學看著大屏幕。(PPT演示:大道之行也,,選,講。)

生:背誦。

師:大同又是指什么?用課文的句子回答。

生: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師:好,我們再把這一句背下來??创笃聊弧?PPT演示:是故,,故,是謂大同。)

生:背誦。

師:那么,大同社會的特點是什么呢?也是用課文的句子回答。這次全班同學一起回答。

生: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師:大家把這兩句背下來。看大屏幕。(PPT演示:故,,使,,,矜、、、、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貨惡其棄于地也,;力惡其不出于身也,。)

同學們背的還不夠熟悉,再背一遍。

(大家有沒有信心把全文背出來?試背全文。PPT演示)

二、課文分析

(一)拓展延伸:思考:“大同”社會跟陶潛描繪的“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之處?

師:前不久,我們學過《桃花源記》。作者描繪了一個沒有階段,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但是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向往的理想社會。那么“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世外桃源”的境界顯然是根據(jù)“大同”社會的體制構想出來的,是藝術地再現(xiàn)“大同”社會的生活風貌。大家對比一下兩篇課文,找找看,“大同”社會和“世外桃源”有什么相同之處。

好,現(xiàn)在我們有請男同學讀一遍課文。讀的過程中,同學們思考老師提的問題。

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老師歸納。

⑴寄托了作者對現(xiàn)實世界的不滿和對理想社會的憧憬,反映了廣大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zhàn)爭的愿望,發(fā)出了人民的心聲。

⑵從“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為受到全社會的關愛,生活極其幸福,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養(yǎng)”了(由此還可以推知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也同樣受到社會的照顧)。

⑶“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可見桃花源環(huán)境優(yōu)美,氣氛寧靜,在這里,沒有兵火征戰(zhàn),沒有爾虞我詐。人人勞動,自食其力。由此可看出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的“講信修睦”和“男有分,女有歸”……

(二)談一談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什么樣子的?為此,我們應該做出哪些努力?

師:我們說呀,大同社會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我們在某些方面可以觸手可及了,有很多方面已經(jīng)變成了事實。但時代是要不斷進步的。同學們,你們是未來社會的真正主人,帶著對大同社會的認識,和對現(xiàn)實社會的理解,以及帶著對未來社會的憧憬,我們暢想一下,我們心目中的理性社會是什么樣子的。

剛剛男同學讀了一遍課文,現(xiàn)在,有請女同學來讀一遍課文,讀的過程中,同學們思考老師提的問題。

現(xiàn)在小組討論這兩個問題,四人一個小組,開始討論。

好,我們暢想一下我們心目中的理性社會,為了這樣的理想社會,我們應該怎么做?誰先說?(我們現(xiàn)在處于一個和諧社會,大家都坐在溫暖的大教室里學習,可是還是存在一些地方并不是這樣的,那么你們覺得怎樣的社會才會使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是和諧美好的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形成板書)總結:

1、互幫互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2、誠信

3、沒有戰(zhàn)爭,科技高速發(fā)展4、保護環(huán)境

5、人人盡其所能為社會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6、開發(fā)山區(qū),使貧窮的孩子也能像我們一樣,在溫暖的大教室里讀書

7、社會平等,沒有地位高低的差異

(三)總結(全班再背誦一次課文)

PPT演示:大道之行也,,選,講。

故,,使,,,矜、、、、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貨惡其棄于地也,;力惡其不出于身也,。是故,,故,是謂大同。

(四)作業(yè):完成練習冊相應練習題。

三、板書設計

大道之行也

《禮記》

暢談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1、互幫互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2、誠信

3、沒有戰(zhàn)爭,科技高速發(fā)展4、保護環(huán)境

篇二

【教學目標】

1.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理解大同社會的特征。

2.理清層次;背誦課文。

3.感受古人敢于沖破現(xiàn)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教學重難點】

1.背誦課文。

2.理解大同社會的特征。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學生齊背《桃花源記》)對美好社會的不懈追求,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永恒主題。其實由陶淵明再上溯千年,我國就有了名字為“大同”(板書)的美好社會構想。那么,大同社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社會?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是不是大同社會?21世紀的中國社會,是不是“大同”社會?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學習《大道之行也》。先請學生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音正確、停頓正確。好,讀起來——(板書:大道之行也 《禮記》)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2.指名讀課文。師生點評。

(1)關注生字讀音。與(jǔ) 矜(guān) 分(fèn) 惡(wù)

(2)關注句子停頓。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是故/謀/閉而不興

三、理解文意

1.默讀課文,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2.屏顯如下練習。

(1)解釋加點的字。

①選賢與能——通“舉”,選拔。

②男有分,女有歸——職分,指職業(yè)、職守。女子出嫁。

③貨惡其棄于地也——憎惡。

④是故謀閉而不興  是謂大同——這。

(2)翻譯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

②天下為公。

——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

③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人們不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

(3)給文章加標點。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3.指導朗讀。對誦讀作具體指導,在誦讀中理清文章層次。

第一層: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nèi)涵;“天下”三句當用分列語氣讀。你認為哪一個是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

明確:天下為公:一個“公”字點出了其他所有做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第二層: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組,每組后當作一頓,要讀出層次感。有些字有統(tǒng)領作用,如“故人不獨……”中,“人”統(tǒng)領以下兩句,“使老有所終……”中,“使”統(tǒng)領以下四句,其后均當作一頓。最后一組談“貨”、“力”觀念,此兩字后亦當作一頓。讀至“不必為己”,要作稍長停頓,收住這一層文字。這兩句話是怎樣體現(xiàn)大同社會“天下為公”的特征的?

明確: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安华氂H其親,不獨子其子”,說的是每個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養(yǎng)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會親如一家?!袄嫌兴K,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意思是對各種年齡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適的安排。又特別提到,對“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體現(xiàn)了全社會的關愛。

(2)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有分”,就是有穩(wěn)定的職業(yè),能安心地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織,婦女在家也要從事蠶桑,這樣才能豐衣足食。以上兩個方面主要是就物質(zhì)生活說的。

(3)貨盡其用,人盡其力?!柏洂浩錀売诘匾?,不必藏于己”,這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chǎn)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不會將它據(jù)為己有;“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這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為恥,都能盡全力地工作,卻沒有“多得”的念頭。這主要是就人們的思想觀念說的,因為只有樹公心、去私心,才能達到貨盡其用、人盡其力的境界。

第三層:“是故”用承上作結的語氣讀?!爸\閉而不興”中“閉”讀降調(diào)。“而不閉”一語后停頓可稍長。末句是全文結論,要讀得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4.指名朗讀。要求讀出理解、讀出層次,直至背誦。

四、合作探究

1.《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世外桃源”與本文“大同”社會相比,有哪些相似之處?

2.聯(lián)系實際思考,你認為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哪些地方達到了“大同”社會的要求?我們還應該作哪些努力?

3.請說一段話描繪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要求人人發(fā)言。然后推選代言人,闡述本組看法,全班交流。

(第一題,要啟發(fā)學生透過“桃源”中的生活現(xiàn)象來認識這個社會,加深對本文的理解,例如從“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極其幸福、快樂,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由此還可以推知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同樣受到全社會的關愛。

再如,從“往來種作”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那是一個“男有分,女有歸”的理想社會。第二題從正面設問,引導學生挖掘當前社會的積極健康因素,要求學生聯(lián)系歷史知識和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第三題重在激發(fā)學生進行大膽新奇的聯(lián)想和想象,營造一種暢游理想未來的熱烈氣氛,學習古人敢于沖破現(xiàn)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五、齊背課文

【資料寶藏】

1.談談儒家的政治理想

對儒學來講,理想人的培養(yǎng)和和諧家庭的建立畢竟只是為達到最終目的——治國平天下——鋪平了道路,要使國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景象出現(xiàn),根本上還需要現(xiàn)實政治的努力。天下統(tǒng)一,政治清明;上下有分,等級有序;尊賢禮士,君仁臣義;君民同樂,輕斂薄賦:這既是儒學家們憧憬、瞻望的理想社會的格局,也是他們終身倡導,甚至“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現(xiàn)實政見和主張。

儒家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張,嚴格地說,只是一種管理社會的理想。而儒家所憧憬和企求的理想社會,便是一個安定、和諧與統(tǒng)一的治平之世。從孔子的天下歸仁、近悅遠來、“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樂、百姓“親睦”,到荀子的上下協(xié)調(diào)、“群居和一”、“四海之內(nèi)若一家”等等無不勾畫出一幅社會穩(wěn)定和諧的美妙藍圖。

先秦儒家這種從仁學的基點出發(fā)建構而成的美好社會的圖景,到了秦漢之際,便自然地發(fā)展為“大同”理想?!按笸馈憋@然是對原始社會的帶有理想化成分的描述,但它表達了儒家對這種理想社會的向往,它抓住了“天下為公”這一公有制社會的本質(zhì)特點,肯定了原始民主、平等和互愛互助的人際關系,為后來的思想家提供了一份極有價值的思想資料。

儒家在提出“大同”理想的同時,從社會現(xiàn)實出發(fā),又肯定“大道既隱”,“天下為公”已被“天下為家”所代替。出現(xiàn)了財產(chǎn)私有,“貨力為己”的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宗法教度,人們“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官爵、財產(chǎn)世世代代相沿襲,形成君臣、父子、夫婦的等級關系,于是,便有必要“禮儀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

維護宗法等級秩序,區(qū)分尊卑上下貴賤的禮儀制度,就這樣應運而生了。儒家把這種需要用禮儀制度、道德規(guī)范來調(diào)整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社會稱之為“小康”社會,并認為它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才產(chǎn)生的,這實際上是肯定了孔孟所倡導的禮儀之治的歷史必然性,亦表達了儒家的較低一層次的社會理想。

然而,不僅“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是一個烏托邦,就是“天下為家”的“小康”社會,以仁義為法則來協(xié)調(diào)一切人與人的關系,也具有一定的空想色彩??酌蠈W說的遭遇就早已證明了這一點。

孔孟提倡的重德治教化,省刑去罰,一方面固然有利于人民的休養(yǎng)生息,減輕受剝削壓迫的程度,從而對發(fā)展經(jīng)濟和實現(xiàn)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表現(xiàn)出較多的人民性和歷史遠見。但另一方面,這種善良的愿望和主張卻不符合統(tǒng)治者急功近利的現(xiàn)實需要,擴大疆域,稱霸諸侯,一統(tǒng)天下,需要的是暴力、__等更為有力的、現(xiàn)實的手段。

于是,我們便可以看到,儒家這種以仁學為基礎的政治理論和社會理想,其本身的內(nèi)容和特點就決定了它在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特殊的歷史命運。

(《東方理性之河》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12版,余式厚主編)

2.關于《禮記》

《禮記》,儒家經(jīng)典之一,亦稱《小戴禮》或《小戴禮記》,相傳為西漢戴圣編纂。為別于戴德的《大戴禮》,故稱《小戴禮》。全書包括《曲禮》《檀弓》《王制》《月令》《禮運》《學記》《樂記》《中庸》《大學》等四十九篇,除有關我國古代社會情況和各種禮節(jié)制度的記述外,還包括了孔子及其門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義,如流傳很廣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禮記·檀弓》篇?!抖Y記》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儒家學說和當時文物制度的參考書?!抖Y記》的語言也簡潔生動,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八年級語文備考教案3

教學目的

一、學習以空間方位為序,語言簡潔、周密、生動。

二、認識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工藝美術方面的卓越技藝。

計劃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舉世矚目的中華文明、中華文化。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中,源遠流長、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藝術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其中最令人嘖嘖稱奇、嘆為觀止的是微雕藝術。微雕是把書法、繪畫、雕刻融為一體的微觀藝術。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魏學洢的《核舟記》就是數(shù)百年前我國民間藝人精湛絕倫的雕刻技藝的一次輝煌的展示。

二、掃除文字障礙,初步理解課文

1.本文出處及作者簡介

2.范讀課文/[演示文稿:字、詞]請同學們?yōu)槲恼律衷~注音并釋義,用鉛筆標出疑難句。

3.請同學們結合文__釋速讀課文。并試分別概括文章段意[演示文稿:結構]

三、研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本文名為“記”,是不是記敘文,為什么?

這是一篇介紹事物的說明文。題目中的“記”在這里是描述、摹寫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實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靈活現(xiàn),使人能領會神奇的刻工。

2.同學們朗讀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第一段:總介王叔遠極工微雕(引王說明對象——核舟)

第六段:綜說核舟“容量”,極稱其技。

3.開頭結尾的兩節(jié)文字可以看出,說明的對象是什么?要說明核舟的什么特征?

[雕刻技藝的奇巧、靈怪]

文章的全部內(nèi)容安排實際上緊扣了這樣一個核心。

4.怎樣表現(xiàn)奇巧、靈怪?對比:核舟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刀法精細;氣韻生動。

5.核舟大小如何?(一尺10寸,一寸10分)比較“二黍許”即二市分多點,約合0.9厘米光景;八分即八市分,約折合長度2.667厘米,奇即有零,八分有奇長度約合3厘米。具體6.來看看雕刻家在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別有什么特征。

讀課文第二段。窗八:刻有對聯(lián),可以開啟。(精細靈巧)箬蓬。

7.整個核舟只有“八分”長,“二黍高”。作為船的一部分,船艙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卻在船艙的說明中強調(diào)窗戶之多,文字之眾,你以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點,緊扣了“奇巧、靈怪”這一說明核心。

繼續(xù)看以下各段所介紹的物:楫,爐、壺、手卷、念珠(歷歷可數(shù))。三十四個字(勾畫了了,細若蚊足)。

8.如果只有一堆人和物的堆積羅列,即使再精細也只能叫技術而不是藝術。

9.雕刻者在核舟上刻了多少人?他是如何精當巧妙地安置這些人物的?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對這些人物的介紹。

10.描述船頭三人的神情態(tài)度。

分別由學生朗讀描述蘇拭、魯直(黃庭堅)和佛印神態(tài)的句子,說說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們此時此地的什么樣的心態(tài)?

從“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語”和佛印的“矯首昂視”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圖是要表現(xiàn)他們豁達、放曠的胸襟,說明他們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記了現(xiàn)實的煩惱,而陶醉在眼前畫卷的美好意境里。

11.描述“舟子”神情動作渲染了一種什么氛圍?為什么要這樣寫?

兩“舟子”雖神情各異,一個“若嘯呼狀”,仿佛是在那里呼喚清風,顯得悠閑自在;一個“視端容寂”,仿佛在專注聽“茶聲”。但表現(xiàn)了一個共同的氛圍,這就是愉悅、輕松、活潑自樂。再加上船楫的“橫臥”,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無楫,有舟子等于沒有舟子的一種放任自流的境界。

人物刻畫精細(相對于核舟來說,人該占多大比例?峨冠多髯、衣褶、念珠歷歷可數(shù))神情意態(tài)畢肖。

匠心布局、唯妙唯肖、栩栩如生、形神兼?zhèn)?,各具特色,意趣盎然。這就不光給人以具體的形象,更更使人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獲得以美的享受,這才叫藝術。

觀賞核舟,恍惚間已經(jīng)與蘇軾一起泛舟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我們不能不贊嘆:正是:雖為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四、對上述內(nèi)容的說明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全文采用總——分——總的順序。

1.主體部分以空間方位為序,層次清楚,構思巧妙。

從主到次,——結構完整、層次分明。

介紹人物神情,其順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個人物,又是由人物的上部描述到下部描述。說明舟尾情況主要運用了總分結構。先說“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說,從“居右者”說到“居左者”。__

五、課文分說部分不是按從頭到尾的順序,而是按船的中部、船頭、船尾、船背的順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作者從船的中部寫起,有什么好處?

先寫船中間的船艙部分,敘述它的窗子數(shù)量、位置,特別點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蘇軾的《后赤壁賦》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兩句,左窗扇刻的是《前赤壁賦》中“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兩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蘇泛赤壁”相照應,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題。

六、具體地介紹了這么多的內(nèi)容,船上的人物、情景說得清清楚楚,使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卻只用了四百多字——文字上有什么特點?敘述跟描寫結合,語言精煉、簡潔、周密、生動。

七、課后作業(yè):

1.仿照本文作法,選取家中的某一工藝品,作簡要的介紹,完成在自寫本上。

2.做練習三。

備用資料:

魏學洢生于156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之核舟為王叔遠1622年(天啟壬戌年)所刻,為王氏晚年所刻。

當?shù)谝粋€中國明代科學家徐光啟,(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的有生之年終于用洋人的望遠鏡觀測到日食時,這也就標志著放大鏡將給中國人的微雕藝術帶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然而,這樣“貴值兼金價”的工具,是絕不會很快用在工匠藝人之手的。因此,微雕的真正意義上向“微小”的革命,當在放大鏡普及之后。

王叔遠雕刻核舟時,沒有使用放大工具,全仗目力。

板書設計:

核舟記

魏學洢

核舟之小(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對比——容量之大(物雜人多;刻畫精細;匠心布局、栩栩如生、形神兼?zhèn)?,各具特色,意趣盎然?/p>

八年級語文備考教案4

知識目標:1、識記重點字詞;2、熟讀課文,準確地翻譯課文。

能力目標:通過朗讀正確的翻譯本文內(nèi)容,體會本文的創(chuàng)作特點,體會作者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豪情,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激發(fā)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重點難點:能力目標

策略與方法:討論式、啟發(fā)式、分析

教學媒體: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設計:

課前二分鐘演講。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我現(xiàn)在提問大家一個問題:中國第一大潮是什么潮?它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古代描繪錢塘大潮的文章《觀潮》。

二、整體感知:

簡介作者:周密,字公謹,宋代人。聽錄音,疏通文意。對照注釋,解釋下列重點字詞熟讀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提出疑難問題。

回答問題:

1、本段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本段的說明順序是怎樣的?

2、本段的描繪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三、揣摩體味

熟讀全文的第二了三文四自然段提出疑背問,回答揣摩與體味熟讀全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提出疑問。問題點

熟讀全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提出疑難問題,并回答問題:

1、這兩段主要運用的表達方式是什么?每段主要從側重于哪些方面描繪錢塘江大潮?

2、閱讀文后的《酒泉子》,它描繪的內(nèi)容本文哪個自然段中有詳細的描繪?

3、本文的第四自然段屬于什么描寫?人們看錢塘江大潮的原因有哪些?

四、拓展延伸: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在客觀上帶動了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與進步,你對此有何看法?如果你是當?shù)氐呢撠熑?,在今天,你又將如何利用好這一旅游資源?如何更好的實現(xiàn)它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五、布置作業(yè):熟讀全文,并且將《酒泉子》這篇文章改寫成一篇記敘文。梳理本文的知識要點。組織學生進行識記導入新課講授知識要點,指導學生回答問題組織學生學習知識要點組織學生朗讀全文,指導、點評學生回答問題朗讀課文,然后在全班范圍內(nèi)進行交流組織學生識記重點知識。

課后記:本文應該從修辭上入手,幫助學生理清全文的思路,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準確翻譯全文,力求讓學生通過文字的解讀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

八年級語文備考教案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借助注釋讀懂課文大意,理清課文層次。

2、領會本文的豐富內(nèi)涵,理解“天下為公”。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讀懂全文大意,積累詞語。

2、難點:抓住“天下為公”,領會全文內(nèi)涵。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和步驟:

一、導入(4分鐘)

首先,老師先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在我們的唐代,有一個商人,路過一個叫武陽的地方,丟掉了他的包袱,所以他很沮喪,很生氣。他把這件事跟當?shù)氐娜酥v,一個當?shù)厝司秃退f:“老兄,不要著急,你丟的包袱在我們武陽一定能找到?!彼捅е囋嚳吹膽B(tài)度,沿路返回,果然,發(fā)現(xiàn)那件衣服還在那里,而且沒有動過的痕跡。后人根據(jù)這個故事,歸納了一個成語,哪位同學知道這個成語?(路不拾遺)

路不拾遺形容社會風氣很好。還有一個成語和這個成語的含義很接近,說呀,晚上不用關大門,也不用擔心小偷會偷你家的東西。這個成語是什么?(夜不閉戶)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打一__。有誰知道這部__是什么?(提示:那是04年熱播,由葛優(yōu),劉德華,劉若英主演的賀歲片)(天下無賊)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天下無賊,可以說使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的夢想。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孔圣人也提出了一種社會模式,他稱之為大同社會。大同社會完全可以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天下無賊。那么,大同社會到底是怎樣一種社會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們就走進選自《禮記》的《大道之行也》(板書:大道之行也《禮記》)

二,課文分析

(一)作品介紹。

《禮記》,儒家經(jīng)典之一,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運,《禮記》篇名,大約是戰(zhàn)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托名孔子答問的著作。

(二)教師示范朗讀課文。(2分鐘)

同學們看課文,老師先給同學們讀一遍,在老師讀的過程中同學們注意一下讀音和停頓,用筆勾畫一下。

課文有一些字的讀音需要大家注意的:

選賢與(jǔ)能(通“舉”,選拔)

講信和睦(mù)(和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以……為親,奉養(yǎng))

幼有所長(zhang)(成長)

矜(guān)、寡、孤、獨、廢棄者

男有分(fèn)

貨惡(wù)其棄于地也

盜竊(qiè)亂賊而不作

(三)全體學生朗讀課文(1分鐘)

請大家記住以上讀音,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順,注意停頓和語氣。

(四)指導朗讀(3分鐘)

大家看課文,剛剛有一些同學停頓不對的,我們看第二行,“故人不獨親其親”中,“故”,它是表示提頓的,所以的意思,這里有一個小的停頓?!叭恕笔鞘箘诱撸y(tǒng)領以下兩句,也有一個小的停頓。所以這一句應這樣讀:“故/人/不獨親其親”跟老師讀。好,下面一句,“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這個“者”也是表示提頓,也要停頓一下。讀成“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接下來“男有分,女有歸”這里的“男”和“女”都有強調(diào)作用,所以在“男”和“女”后面都要停頓,“男/有分,女/有歸”,大家讀。下面“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貨”和“力”也是應該強調(diào)的,所以“貨”和“力”后面要有小的停頓?!笆枪省北硎境猩峡偨Y的,也要停頓,“是故/謀/閉而不興”讀。下一行的“故”也是一樣,“故/外戶而不閉”讀。

好,同學們根據(jù)老師的強調(diào)的停頓和要注意的注意,把全文再讀一遍。首先請男同學朗讀全文,女同學認真聽,聽聽男同學有沒有讀的不準確的地方。(PPT演示)沒有做好筆記的同學可以看大屏幕。

老師評價(讀得不錯,剛剛老師強調(diào)的停頓,大部分都能讀準了。)找出讀不到位的地方。

下面有請女同學朗讀全文,這回到男同學認真聽,找找看有沒有都不到位的地方。我們女同學可不能輸給男同學哦。

老師評價。找出讀不到位的地方。

(播放PPT,顯示劃分停頓的全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五)學生默讀課文,根據(jù)課文注解自主翻譯課文。(10分鐘)

按照我們學文言文的經(jīng)驗,大家覺得接下來我們要做什么?(翻譯)沒錯,就是翻譯。現(xiàn)在請大家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根據(jù)課文注解翻譯課文,畫出自己不會翻譯的字詞。好,開始默讀。

相信大家已經(jīng)翻譯完了,現(xiàn)在我請四位同學翻譯全文,每人翻譯一句。

1、第一句,“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理想,在這里可以直譯?!盀楣钡囊馑际菫槿藗兯灿?,“天下為公”可反以為“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斑x賢與能,講信修睦”注解有翻譯。注意“與”(jǔ)通“舉”,選拔的意思?!澳馈?mù)和睦的意思。那么這一句可翻譯為: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

2、第二句,“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贝蠹易⒁鈨蓚€“親”和兩個“子”,“親其親”跟“子其子”是對文,前一個“親”用作動詞,以……為親,引申為“奉養(yǎng)”,后一個“親”是名詞,“父母”,第一個“子”是用作動詞,以……為子,引申為“撫育”,后一個子是“子女”的意思?!澳杏蟹郑袣w”這句要注意,“分”是“職分”指職業(yè)、職守。歸,女子出嫁。連起來就可以翻譯為:因此人們不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忠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孩子能順利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yǎng)。男子要有職業(yè),女子要及時婚配。

3、第三句,“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這一句書本有翻譯,這里要注意惡(wù)是憎惡的意思,不讀è。

第四句,“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一句要注意“興”(xīng)是“發(fā)生”的意思,不讀xìng,“亂”是指造反,“賊”是指害人。作,興起。外戶,泛指大門。閉,用門閂插門。大同,指理想社會。所以,這一句可以翻譯為: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六)精讀課文。(15分鐘)

1、通過翻譯全文,我們大概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鬃訛槲覀兠枥L了理想的社會南圖,他在這篇短文里邊用了兩個名詞,同學們找一找,一個是大道,另一個是什么?(大同)。同學們考慮看看,大道指什么?大同又指什么?文中是不是有兩句話分別概括了這兩個詞?

現(xiàn)在,有請全班男同學朗讀一遍課文。(學生讀完)“大道”指什么?哪位同學找到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薄按蟮馈笨梢岳斫鉃橹卫砩鐣臏蕜t)我們讀一遍這一句。

“大同”呢?(“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大同”可以理解為人類的理想社會。)我們把這一句讀一遍。

2、可以說,大道是一種社會理想,大同是一種理想社會,大道和大同課文分別用第一句話和最后一句話。開始的大道是總領全文,最后的大同總領全文,那么就剩下中間部分了,中間的部分可以說是對大同社會的描摹。好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中間部分,中間部分分寫了大同社會那幾個特點?把這種社會風貌想象出來。

3、好,現(xiàn)在我們來這樣安排,中間部分以句號為準,有多少句?(兩句)那我們女同學讀第一句,男同學讀第二句,好不好?

(女同學讀完第一句)大家展開想象,歸納這樣的社會風貌特點。首先我們看前六分句:“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边@樣的社會社會風貌特點是什么呢?(人人受到社會的關愛)(板書)再看下面的“男有分,女有歸”,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是什么呀?(安居樂業(yè))(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板書)

(男同學讀完第二句)誰來歸納一下?“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說的是人們珍惜勞動產(chǎn)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不會將它據(jù)為己有:也就是說貨物是誰的?(公家的)對,是公家的,人們不會浪費,不會據(jù)為己有。也就是“貨盡其用”。(板書)那另一方面,人們怎么做呢?“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說的是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不出力為恥,都能盡全力地工,卻沒有“多得”的念頭,也就是說,人人都能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事,人盡其力。(板書)

相信大家對全文的結構已經(jīng)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了。(PPT演示全文結構)

(七)全班再次朗讀課文(1分鐘)

同學們,通過我們的分析,我們對大同社會已經(jīng)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F(xiàn)在再一次朗讀全文,帶著對美好社會的向往之情來讀,好,開始讀。

(八)拓展延伸(3分鐘)

“大同”是一個儒家的理想的社會,這個理想社會在小生產(chǎn)的基礎上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古今中外許多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向往這一目標。你知道有哪些歷史人物為此而呼吁過、奮斗過?(1、洪秀全,2、孫中山)

大家學過近代史就知道,洪秀全領導了近代的農(nóng)民起義,他為和諧社會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說過:““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錢同使;無處不保暖,無處不均勻?!蹦敲矗瑢O中山呢?他說過一句很出名的話,大家記得嗎?是“革命尚末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當然,歷有許多愛國者提出過建立和諧社會的口號和設想,大家在學歷史的過程中可以留意一下,或者課下查閱資料,了解一下。

(八)課堂小結(1分鐘)

好了,同學們,《大道之行也》這篇課文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宏偉的社會藍圖。在那里,人們生活并快樂著。盡管這個理想社會在當時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二千多年來它一直是許多進步思想家和社會改革家心中永不磨滅的夢。我們是新時代的__人,就讓我們齊心協(xié)力,為實現(xiàn)這個美好的夢而加倍努力吧!

(九)作業(yè):

1、思考:“大同”社會跟陶潛描繪的“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之處?

2、背誦全文。

三、板書設計

大道之行也

《禮記》

1、人人都能得到關愛

大道2、人人都能安居樂業(yè)大同社會

3、貨盡其用,人盡其力

《大道之行也》教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背誦全文。

2、對比學習,理解“大同”社會跟陶潛描繪的“世外桃源”的相似之處。

教學重點,難點:

3、重點:反復朗讀,背誦全文。

4、難點:理解“大同”社會跟陶潛描繪的“世外桃源”的相似之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和步驟:

一、導入(復習提問)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了《大道之行也》,并且要求大家回家背誦下來。大家還記得這篇文章說的是一個什么社會嗎?

生:大同社會。

師:是的,大同是指什么?用課文的句子回答。

生: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師:好,我們來把這一句背下來,大家合上課本。還沒背下來的同學看著大屏幕。(PPT演示:大道之行也,,選,講。)

生:背誦。

師:大同又是指什么?用課文的句子回答。

生: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師:好,我們再把這一句背下來??创笃聊?。(PPT演示:是故,,故,是謂大同。)

生:背誦。

師:那么,大同社會的特點是什么呢?也是用課文的句子回答。這次全班同學一起回答。

生: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師:大家把這兩句背下來??创笃聊?。(PPT演示:故,,使,,,矜、、、、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貨惡其棄于地也,;力惡其不出于身也,。)

同學們背的還不夠熟悉,再背一遍。

(大家有沒有信心把全文背出來?試背全文。PPT演示)

二、課文分析

(一)拓展延伸:思考:“大同”社會跟陶潛描繪的“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之處?

師:前不久,我們學過《桃花源記》。作者描繪了一個沒有階段,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但是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向往的理想社會。那么“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世外桃源”的境界顯然是根據(jù)“大同”社會的體制構想出來的,是藝術地再現(xiàn)“大同”社會的生活風貌。大家對比一下兩篇課文,找找看,“大同”社會和“世外桃源”有什么相同之處。

好,現(xiàn)在我們有請男同學讀一遍課文。讀的過程中,同學們思考老師提的問題。

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老師歸納。

⑴寄托了作者對現(xiàn)實世界的不滿和對理想社會的憧憬,反映了廣大人民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zhàn)爭的愿望,發(fā)出了人民的心聲。

⑵從“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為受到全社會的關愛,生活極其幸福,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養(yǎng)”了(由此還可以推知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也同樣受到社會的照顧)。

⑶“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可見桃花源環(huán)境優(yōu)美,氣氛寧靜,在這里,沒有兵火征戰(zhàn),沒有爾虞我詐。人人勞動,自食其力。由此可看出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的“講信修睦”和“男有分,女有歸”……

(二)談一談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什么樣子的?為此,我們應該做出哪些努力?

師:我們說呀,大同社會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我們在某些方面可以觸手可及了,有很多方面已經(jīng)變成了事實。但時代是要不斷進步的。同學們,你們是未來社會的真正主人,帶著對大同社會的認識,和對現(xiàn)實社會的理解,以及帶著對未來社會的憧憬,我們暢想一下,我們心目中的理性社會是什么樣子的。

剛剛男同學讀了一遍課文,現(xiàn)在,有請女同學來讀一遍課文,讀的過程中,同學們思考老師提的問題。

現(xiàn)在小組討論這兩個問題,四人一個小組,開始討論。

好,我們暢想一下我們心目中的理性社會,為了這樣的理想社會,我們應該怎么做?誰先說?(我們現(xiàn)在處于一個和諧社會,大家都坐在溫暖的大教室里學習,可是還是存在一些地方并不是這樣的,那么你們覺得怎樣的社會才會使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是和諧美好的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形成板書)總結:

1、互幫互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2、誠信

3、沒有戰(zhàn)爭,科技高速發(fā)展4、保護環(huán)境

5、人人盡其所能為社會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6、開發(fā)山區(qū),使貧窮的孩子也能像我們一樣,在溫暖的大教室里讀書

7、社會平等,沒有地位高低的差異

(三)總結(全班再背誦一次課文)

PPT演示:大道之行也,,選,講。

故,,使,,,矜、、、、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貨惡其棄于地也,;力惡其不出于身也,。是故,,故,是謂大同。

(四)作業(yè):完成練習冊相應練習題。

三、板書設計

大道之行也

《禮記》

暢談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1、互幫互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2、誠信

3、沒有戰(zhàn)爭,科技高速發(fā)展4、保護環(huán)境


八年級語文備考教案相關文章: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教案5篇

語文版八年級語文經(jīng)典教案5篇

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案5篇

語文課文《雨巷》優(yōu)秀教案范文

高中語文邊城教案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鳥的天堂》的教案

2020語文考試反思500字多篇

北師大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案5篇

小石潭記教案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及反思

關于高中語文《師說》優(yōu)秀教學設計

5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