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

5U文學網(wǎng) > 實用文 > 教學資料 > 教案模板 > 部編版初二上冊語文教案

部編版初二上冊語文教案

| 梓茵

教案是針對社會需求、學科特點及教育對象具有明確目的性、適應性、實用性的教學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應是與時俱進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部編版初二上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部編版初二上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新聞特寫的有關知識,明確新聞特寫的一些特點。

2.認真閱讀課文,品味文章優(yōu)美而生動的語言。(重點)

3.體會作者的愛國之情,增強民族自豪感。

一、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對有著“跳水皇后”之美稱的郭晶晶,這位美女我們大家是再也熟悉不過了,可是在1982年新德里亞運會上跳水比賽中奪得金牌的女運動員又是誰呢?今天就讓我們揭開這神秘的面紗去一睹她的芳容吧!

步驟一  知識梳理  夯實基礎

1.讀準字音,記準字形,給加點的字注音。

優(yōu)雅(yǎ)  掠過(lüè)  翹首(qiáo)  屏息(bǐng)  一剎那(chà)

慷慨(kǎi)  哧地(chī)  悄然(qiǎo)

2.記住重點詞語的詞義。

翹首:抬起頭來。屏息:暫時抑止呼吸。

酷似:好像??犊捍蠓剑涣呦?。

輕盈:形容女子動作、姿態(tài)輕柔優(yōu)美。

由衷:指衷心的,出自內心的,不是假裝的。

如夢初醒:像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涂,在別人或事實的啟發(fā)下,剛剛明白過來。

震耳欲聾: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3.背景介紹

《“飛天”凌空》是一篇新聞特寫,發(fā)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報》,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寫。僅540多字的特寫。記者別具匠心地選用了百余個動詞,堪稱精當運用動詞的新聞經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來讀它,依然覺得比賽像剛發(fā)生在昨天一樣,現(xiàn)場動態(tài)感十足,是那樣的真切感人,它不僅讓我們了解了新聞,而且還具有美學價值,因此作品被評為全國好新聞一等獎。

步驟二  整體感知  走進文本

1.聽課文錄音。學生思考:這則新聞特寫報道了一件什么事?著重抓住什么場面來刻畫的?

交流點撥:這則新聞特寫報道的是:跳水姑娘呂偉在新德里亞運會上贏得金牌的事。課文抓住呂偉跳水動作來細致刻畫的。

2.學生再讀課文。思考:本文按照什么順序來記敘的?能不能列出課文的結構提綱。

交流點撥:本文按照時間順序來記敘的。

課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呂偉站在10米高臺的前沿,準備跳水。

第二部分(2-4):細致刻畫呂偉起跳、騰空、入水的跳水動作。

第三部分(5-8):寫了觀眾的反應和贊嘆以及現(xiàn)場的氣氛。

步驟三  品味語言  感受魅力

在文中第二部分,記者用詩畫般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再現(xiàn)了中國跳水姑娘呂偉奪

魁的精彩瞬間,字里行間,盈溢著動態(tài)美,請同學們認真讀二三四自然段,品味動詞的精妙。

交流點撥:

1.第二段中“輕舒雙臂”“輕輕一蹬”“向空中飛去”對呂偉起跳、飛天的動作進行細致的刻畫,有力地突出了呂偉動作的輕柔,優(yōu)美,舒展,充滿了動態(tài)美。

學法指導三:

常用的修辭手法:

比喻、借代、夸張、對偶、比擬、排比、設問、反問、起興等。

2.第三段中“向前翻騰一周半”“空中轉體三周”,第四段中“哧地插進碧波”對呂偉轉體,入水的動作進行了近鏡頭的特寫,有力地突出了呂偉動作的高難、驚險、完美,震撼人心。

步驟四  精讀課文  探究寫法

1.認真通讀課文,小組合作探討:本文采用了什么寫法,有什么效果?

交流點撥:開頭起筆不凡,采用了動靜結合,對比烘托的寫法。先是“靜”中的呂偉站在10米高臺的前沿“沉靜自若,風度優(yōu)雅”,再用“飄浮的白云、掠過的飛鳥、翹首的觀眾”這些動感的環(huán)境加以烘托,動靜相宜,充分展現(xiàn)了呂偉的沉著冷靜,堅定自信和觀眾的高度關注,為呂偉的起跳作了一個巧妙的鋪墊。文中還采用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法。對呂偉起跳前的沉靜自若及起跳、騰空、入水一系列動作的慢鏡頭回放采用了正面描寫。而對記者的贊嘆,觀眾的掌聲、歡呼聲,游泳場的氣氛的描寫則是側面描寫,這樣結合起來寫,更有力地烘托了呂偉跳水動作的出色完美,技藝精湛,精彩絕倫。

2.課文除了運用側面描寫,對比烘托的寫法外,還善于運用一些修辭手法,你能找出來嗎?

交流點撥:運用的有比喻,如“緊接著,是向前翻騰一周半,同時伴隨著旋風般的空中轉體三周,動作疾如流星”。此句把呂偉跳水的動作比作“旋風”“流星”,表現(xiàn)了呂偉空中轉體三周的動作完成得非常迅速,完美,無可挑剔。

運用的有擬人。如“1.7秒的時間對她似乎特別慷慨。讓她從容不迫地展示身體優(yōu)美的線條?!贝司浒褧r間擬人化了,賦予了人的情感,說“時間”特別慷慨,把“時間”寫得有情有意。從而展現(xiàn)了呂偉跳水動作既快又瀟灑。

步驟五  總結課文  拓展延伸

這篇新聞特寫,善于捕捉瞬間,落筆集中,突出一點,在一秒七的時間里,記者層次鮮明地描繪了一幅美麗的“飛天”畫卷。文勢有起有伏,動靜相宜,側面烘托,將體育健兒奮力拼搏為祖國爭光的主題突顯出來,不僅是一篇非常優(yōu)秀的人物特寫,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值得我們細細品鑒。

部編版初二上冊語文教案2

一、教材簡析

本文選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聞佳作》,堪稱為新聞佳作。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了解這則消息的歷史背景,把握消息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新聞的能力

【2】明確《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的結構內容培養(yǎng)學生快速、準確獲取信息的能力。

【3】能根據(jù)新聞的結構理清課文的內容和層次。

2、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朗讀法,領會本文準確、簡明的語言特點。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領會文章所體現(xiàn)的思想感情,養(yǎng)成閱讀新聞的習慣,關注社會生活和時代變遷。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jù)新聞的結構理清課文的內容和層次。

難點::認真閱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快速、準確獲取信息的能力。

四、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與朗讀法相結合

五、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fā)明人諾貝爾(1833—1896)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chuàng)立的。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獎的頒發(fā)就會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迄今為止,諾貝爾獎已經走過了100多年的歲月,成為全球當之無愧的最的學術大獎,深受世界各國關注,相關行業(yè)的學者、專業(yè)人士也都以獲得諾貝爾獎為至高榮譽!隨著中國的發(fā)展以及在國際地位的日益提高,我們也有了諾貝爾獎獲得者,你們知道是誰嗎?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xiàn)代融為一體”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015年10月5日北京時間17時30分,我國女藥學家屠呦呦因其在研究從植物青蒿中提取抗瘧藥青蒿素取得巨大成就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二】溫故而知新

1.新聞定義:

消息通常被人們稱為新聞?!靶侣劇币辉~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新聞是指各種新聞體裁的總稱,包括消息、通訊、特寫、調查報告等,狹義的“新聞”指的是消息。我們這里所講的消息,指的就是狹義新聞。

新聞是用概括性的敘述方式,簡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道國內外具有新聞價值的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一種新聞文體。

2.結構:

標題

#教案# 導語(副標題):是一句話或一段話,是新聞當中最有價值、最核心的事實概括。

主體:是對#教案# 導語的展開補充。

背景:是新聞的歷史情況和環(huán)境條件。

結語:是最后一句話或一段話,具有啟發(fā)與激勵性的語言。

3.寫新聞的注意事項:

【1】精心擬定標題。標題要能準確地反映消息報道的主要事實和中心意思,給人以啟示。標題要力求簡潔、概括、凝煉,以精煉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內容和觀點,使人一目了然。

【2】#教案# 導語明確。要用一句話或一段話寫出消息的主要事實,一般告訴讀者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什么事以及事情的經過或結果。

【3】主體部分要具體充實,用事實說話,不能虛構或夸張。消息的記敘不要求詳盡地展開事件的情節(jié)或細節(jié),只是簡明扼要、精煉概括地記敘事實的輪廓和梗概。主體部分還必須注意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內容充實、生動形象。

【4】有時可根據(jù)情況省略#教案# 導語或背景或結語。

【三】四邊互動整體感知

1.課文主體部分為什么要一一列舉獲獎者的國籍、姓名、所獲獎項和所做貢獻呢?

明確:

【1】一方面是表明新聞事實的準確性;

【2】另一方面是表明新聞事實的翔實;還因為“列舉獲獎者的國籍、姓名、獎項和所做貢獻”是新聞的重點,所以要詳寫。

2.課文的主體部分詳寫了什么內容,略寫了什么內容,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明確:

【1】主體部分寫了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情況,略寫了頒獎機構,時間和地點,還略寫了資金來源和兩權分離。

【2】因為首屆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國籍、姓名、所獲獎項和所做貢獻這些情況是整篇新聞要報道的重點,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要一一列舉,進行詳寫;

【3】其他方面,如頒獎機構、時間、地點和資金來源不是新聞的重點,只需交代清楚無需詳寫,這樣安排詳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3.最后一段交代新聞背景,進一步介紹頒獎資金的來源,補充說明資金管理權和評獎的分離。你覺得作者有什么用意?

明確:

進一步介紹頒獎資金來源,目的是讓我們讀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諾貝爾獎的巨額資金來源于諾貝爾發(fā)明的多種炸藥所獲得的巨額收入,消除了讀者心中的疑問;補充說明兩權分離,是為了表明諾貝爾獎的公正、公平性。

【四】拓展交流

圍繞諾貝爾獎獎項的由來、獎項設置、評選流程、頒發(fā)獎章、華人獲獎、有趣的諾貝爾獎事件等話題,充分交流。

【五】小結

1.主題:

這篇新聞所報道的是首屆諾貝爾獎頒發(fā)的具體情況。文中詳細列舉了獲獎者的國籍、姓名、所獲獎項和所做貢獻。同時也明確了頒獎機構,頒獎時間、地點等等,這篇新聞事實準確,內容詳略得當,是新聞中的佳作,希望同學們以后養(yǎng)成閱讀新聞的良好習慣,提高我們的認知水平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2.寫作特色:

語言簡練,內容真實

部編版初二上冊語文教案3

一、導入新課

1949年4月21日,中國大地上打響了一場戰(zhàn)役,這場戰(zhàn)役影響著整個中國的未來走向,關系著中國廣大勞動人民能否戰(zhàn)勝官僚、地主等資產階級而獲得翻身的幸福。這場戰(zhàn)役是什么呢?它具體是怎樣打響的?今天,就讓我們通過一篇新聞來了解這場戰(zhàn)役的動態(tài)。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了解作者,了解渡江戰(zhàn)役

作者簡介:__(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潤之。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和領導人,同時也是優(yōu)秀的詩人與書法家。

渡江戰(zhàn)役:1949年,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結束,我人民解放軍在全國取得勝利已成定局,但國民黨反動政府于4月20日悍然拒絕簽訂《國內和平協(xié)定》,4月21日,朱德總司令立即發(fā)布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軍該日凌晨發(fā)起渡江戰(zhàn)役。

文體鏈接:“新聞”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的新聞泛指出現(xiàn)在電視、廣播、報紙及網(wǎng)絡等一切傳媒上的對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包括消息、通訊、特寫、人物專訪、調查報告、新聞評論、社論、報告文學等;狹義的新聞專指消息,即用概括敘述的方式和簡明扼要的文字對國內外最新發(fā)生的有價值的社會典型事實所做的準確簡短的報道。

目標導學二:根據(jù)新聞文體特點,把握文本內容

1.明確新聞要素:

新聞的五要素(五個W)是:When(何時)、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還加上How(如何),即“五個W加一個H”,成為新聞“六要素”。

練習:找出這則新聞的“五要素”。

明確:在這則新聞中,“五要素”分別是:何時:(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午夜到二十一日(不到二十四小時);何地:蕪湖、安慶之間的長江水面上;何人:三十萬人民解放軍;何事: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何故:國民黨反動政府拒簽和平協(xié)定,人民解放軍堅決執(zhí)行毛主席朱總司令的命令。

2.明確新聞基本結構:

新聞中最常用的文體是消息,即狹義的新聞。在結構上,一般包括標題、#教案# 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五個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輔助部分。

標題:是消息的眼睛,一般包括引題、正題、副題。引題:揭示消息的思想意義或交代背景,說明原因,烘托氣氛。正題:概括與說明主要事實和思想內容。副題:提示報道的事實結果,或做內容提要。

#教案# 導語:一般指新聞開頭(即“電頭”)后的第一句話或第一段文字,它扼要地揭示了新聞的核心內容。

主體:是消息的主干部分,緊接#教案# 導語之后,對#教案# 導語做具體全面的闡述,具體展開事實或進一步突出中心,從而寫出#教案# 導語所概括的內容,表現(xiàn)全篇消息的主題思想。

背景:指的是新聞發(fā)生的歷史背景、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寫新聞有時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幫助讀者深刻理解新聞的內容和價值,起到襯托、深化主題的作用。

結語: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話或一段話。新聞的結尾有小結式、啟發(fā)式、號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背景和結語有時也可以暗含在主體中。

3.練習:閱讀課文,找出它的#教案# 導語、主體和結語。

明確:#教案# 導語:英勇的人民解放軍二十一日已有大約三十萬人渡過長江。主體:渡江戰(zhàn)斗于二十日午夜開始,地點在蕪湖、安慶之間。國民黨__經營了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遇著人民解放軍好似摧枯拉朽,軍無斗志,紛紛潰退。長江風平浪靜,我軍萬船齊放,直取對岸,不到二十四小時,三十萬人民解放軍即已突破敵陣,占領南岸廣大地區(qū),現(xiàn)正向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諸城進擊中。結語:人民解放軍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戰(zhàn)斗,堅決地執(zhí)行毛主席朱總司令的命令。

4.思考:如果你要把本文消息迅速告知身邊的人,你會怎樣說?如果要比較完整地告知,你會怎么說?如果要具體地告知?你又會如何說呢?

明確:(1)迅速告知: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2)完整地告知:大約三十萬英勇的人民解放軍已于二十一日勝利渡過長江;(3)具體地告知:渡江戰(zhàn)斗于二十日午夜開始,地點在蕪湖、安慶之間。國民黨__經營了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遇著人民解放軍好似摧枯拉朽,軍無斗志,紛紛潰退。長江風平浪靜,我軍萬船齊放,直取對岸,不到二十四小時,三十萬人民解放軍即已突破敵陣,占領南岸廣大地區(qū),現(xiàn)正向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諸城進擊中。人民解放軍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戰(zhàn)斗,堅決地執(zhí)行毛主席朱總司令的命令。

目標導學三:品讀語言,體會作者情感

1.揣摩下面句子具體表達的情感和內涵。

(1)國民黨__經營了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遇著人民解放軍好似摧枯拉朽,軍無斗志,紛紛潰退。

明確:“摧枯拉朽,軍無斗志,紛紛潰退”中毫不隱諱地流露出作者的自豪之情?!敖洜I了三個半月”極言準備的充分,按理說長江防線應當是牢不可破的,但是后面緊接著說國民黨軍潰退之快,二者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在對比中愈顯我軍攻勢迅猛、銳不可當,敵軍不堪一擊。

(2)長江風平浪靜,我軍萬船齊放,直取對岸。

明確:“風平浪靜”“萬船齊放,直取對岸”表現(xiàn)了我軍穩(wěn)操勝券的心態(tài)。這可以說是消息中難得一見的抒情筆調,渡江戰(zhàn)斗如有天助,江景美麗,軍威壯觀,猶如一幅景物畫,令人賞心悅目,透露著樂觀輕松的心情。

(3)不到二十四小時,三十萬人民解放軍即已突破敵陣,占領南岸廣大地區(qū),現(xiàn)正向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諸城進擊中。

明確:“不到”“即已”“正向”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和“突破”“占領”“進擊”這些表示行為的詞語恰當?shù)嘏浜?,把我軍攻勢迅猛、銳不可當?shù)膽B(tài)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2.朗讀課文,說一說本文的朗讀基調應該是怎樣的。(抽生朗讀,大家評議)

明確:朗讀的基調應該高亢豪邁、充滿勝利的喜悅和對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zhàn)的贊美。

3.試著用播音員播音的方式,把這則消息讀給全班同學聽。

部編版初二上冊語文教案4

[教學目的]

一、 簡單了解小說的三要素。

二、 理清課文的結構,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好!今天,咱們的旅行是到農村去看戲,請翻開書第86頁《社戲》。(大屏幕顯示)

二、簡介作者及課文相關資料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我國現(xiàn)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出生于浙江紹興,外婆家在農村,少年魯迅常隨母親探省,所以能和農民及孩子親近,對農民有著深厚的感情。在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關于農村和農民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社戲》就是一篇,這是作者41歲時寫的一篇小說。小說是一種虛構的作品,但它卻有生活的真實性,飽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小說有三大要素:人物、情節(jié)和環(huán)境。(大屏幕顯示)

三、復述課文

概括復述課文,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情節(jié)。

四、研習課文

1.理清課文結構

(1)這篇小說人物眾多,誰是貫穿始終的人物?小說再現(xiàn)了他什么時候的生活情形?

明確:貫穿始終的人物是“我”——迅哥兒。小說再現(xiàn)了他少年時候在平橋村的生活情形。

(2)“我”在平橋村“第一盼望的”事情是什么?除此之外,文中還寫了什么活動或事情?試據(jù)此梳理課文結構。(大屏幕顯示)

明確:“我” 在平橋村“第一盼望的”事情是“看社戲”。文章在寫“看社戲”之前還寫了“我” 在平橋村的生活,之后又寫了六一公公送豆。據(jù)此可知課文結構是這樣的:看戲前——看社戲——看戲后。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物性格

(1) 平橋村在“我”心中的地位如何?“我”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

明確:平橋村是“我”的“樂土”,因為在這里“我”可以得到優(yōu)待,免于念書,還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如釣魚、放牛。換句話說,在平橋村,“我”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

(2)“我”能夠實現(xiàn)看社戲的愿望,靠的是一群小朋友的幫助,想一想,課文圍繞他們展開了怎樣的故事情節(jié)?從中表現(xiàn)出他們什么美好的品質?(大屏幕顯示)

明確:“看社戲”這個中心情節(jié)可分為四件小事來理解:戲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戲、午夜歸航。從小朋友們幫“我”實現(xiàn)看戲愿望的一系列活動中可知,他們熱情友好、聰明能干、淳樸無私。

(3) “看戲后”的主要情節(jié)是“六一公公送豆”,想想看這件事體現(xiàn)了他什么品質?

明確:體現(xiàn)了他熱情好客、寬厚仁慈的品質。

3.齊讀最后一段

討論:在你看來,那夜所吃的豆和所看的戲是不是真的就是的?為什么?(大屏幕顯示)

明確:不是。因為豆只不過是普通的水煮豆,而那戲也很令我失望——從前文中就可知道,如“我”想看鐵頭老生翻筋斗而他終究沒翻,“我”想看蛇精和跳老虎卻沒看著,“我”最怕老旦坐著唱而她竟真的坐在一把交椅上唱個不停?!拔摇敝哉J為是的,那是因為在那夜的偷豆和看戲中,“我”感受到了農村生活的自由自在,童年生活的有趣,小朋友們熱情、友好、聰明、能干、樸實、無私的真摯情懷。流露出“我”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戀和向往。這其實也就是作者真情的流露。

五、課文總結

前面說過,小說是一種虛構出來的作品,但它飽含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前面分析可知,《社戲》這篇小說,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寫出了“我”十一二歲時在平橋村夜航到趙莊看戲的一段生活經歷。作品刻畫了一群農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無私友愛美好的品質,展示了農村自由天地中充滿詩情畫意的兒童生活畫卷,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六、課堂收束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今天的學習之旅只能到此為止了,請同學們利用課外時間多讀一讀這篇課文,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這即將分別的時刻,我真誠地祝愿大家,在未來的學習中收獲多多、快樂多多!

部編版初二上冊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體會農家少年的淳樸善良、好客能干和“我”與農家小朋友的誠摯情誼。2.理解景物描寫的作用。

教學重點

感知本文的人情美,風情美,從歡快活潑的寫人、敘事、繪景中領悟作者對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戀之情。

課時安排兩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M1.查字典,掃除字詞障礙。2.就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列出思考題,準備討論、發(fā)言材料。3.上網(wǎng)查閱有關紹興“社戲”的資料,了解“社戲”這種鄉(xiāng)村戲劇的文字及圖片。4.師生合作制作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初讀課文,熟悉內容。

2.研讀課文,整體感悟。

教學設計

導入

1.請多名學生說出自己童年最喜歡的事情,不作闡發(fā),意在勾起學生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

2.教師語:

童年生活猶如一幅五彩斑斕的圖畫,猶如一個歡快跳動的音符。說不盡,道不完。今天我們就走進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看一看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樣的。

(板書題目)

初讀課文,熟悉內容

1.課件播放有關“社戲”的圖片(可從網(wǎng)上下載)

2.學生介紹收集到的有關“社戲”知識。

3.放課文朗讀的錄音磁帶。

4.挑戰(zhàn)擂臺,問題搶答。

男生女生分別挑出自己認為重要的課文內容,向對方提問,以考查對方對課文信息的獲取程度?;卮鸬囊环綉群仙蠒?。(此環(huán)節(jié)既可檢查提問學生對課文信息提煉和處理的能力,同時也可進一步熟悉課文,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研讀課文,整體感悟

1.整體感悟故事情節(jié)

a.學生速讀課文,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看看課文的情節(jié)是如何發(fā)展的。

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釣蝦、放牛的鄉(xiāng)間生活--看社戲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戲途中--趙莊看社戲--看社戲后歸航偷豆--六一公公送豆

b.請學生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全文內容(大意符合即可)。

課文記敘了“我”在鄉(xiāng)村和農家少年看戲的一次經歷。

2.整體感悟課文意圖

◆小組討論交流,在組內發(fā)言,說一說自己對這篇課文意圖的整體感悟。

◆各小組推選一位代表在全班發(fā)言,交流本小組對課文意圖的感悟觀點。(學生的感悟可以從多角度來回答,不作統(tǒng)一要求。)

◆教師以平等對話的方式,發(fā)表自己對課文的感悟與理解。

本文以細膩的筆調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xiāng)的迷人圖畫,展示了那里的人情美和風景美。那里的人:聰明、能干、熱情好客、純樸憨厚、無拘無束;那里的景:如詩如畫,令人陶醉。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業(yè)

1.抄寫“讀一讀,寫一寫”中的生字詞。

2.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三。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跳讀:品味語言,質疑答疑。

2.精讀:課堂討論,評析是非。

3.美讀:比賽朗讀,體會意境。

教學設計

跳讀課文,品味語言

1.品味文章重點詞語、句子或語段。

a.指導學生把自己認為精彩的、重要的詞語、句子和語段勾畫出來,然后進行旁批,寫出自己的看法。

b.四人小組交流。

c.全班進行交流,討論。

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如果學生找的地方不夠準確,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的旁批不夠精確,老師要注意歸納,學生的發(fā)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詞語例:

“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后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于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中的“點”“磕”“退”“上”“架”等幾個動詞,將少年們開船時的動作程序以及合作劃船的情狀表述得頗為詳細,顯示了他們熟練的駕船技巧和勤勞肯干的品格,也折射出他們去看戲時的愉快心情。

句子例:

“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連夜?jié)O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著喝起彩來?!边@一句用一個富有童話色彩的比喻,反映了兒童富于幻想的特點和愉快的心情。寫老漁父的喝彩,是通過旁觀者的贊美來襯托孩子們的駕船技術。

語段例:

月夜行船一段(11段)的景物描寫分別從色彩、聲音、視覺、聽覺、嗅覺各個側面著筆,恰如多重奏管弦樂,給人以十分豐富的感覺,景物的立體感由此產生。

2.學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質疑答疑。

例如:課文最后說“真的,一直到現(xiàn)在,我實在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真的是豆好吃,戲好看嗎?

明確:“我”所難忘的是平橋村老人孩子那份樸實、真摯的感情和那特有的農村風光、自由的空氣、人與人之間和諧親密的關系。這一切都是“我”童年時在城鎮(zhèn)未曾見到過,在后來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見到的?!拔摇睂@段往事的深情回憶,表達了自身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精讀課文,問題探究

重點品評“偷豆”的是與非

“偷”,一般意義上是“殘酷、自私、遭人唾棄”的行為,那么在課文中,小朋友們“偷豆”是好還是壞呢?我們是不是也該學習他們的這一行為呢?

[教師導學]可以從以下方面來分析:1.小伙伴們“偷豆”的目的是什么?2.他們“偷”的誰家的豆?3.他們是怎么樣“偷”的?4.他們怎樣預防“偷”的秘密被人發(fā)覺,又怎樣對待可能出現(xiàn)的后果呢?

[合作探究]學生討論,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教師歸納]“偷”反映了小朋友們誠懇待客的熱情;“偷”跳動著小朋友們純潔無私的心;“偷”反映了小朋友們周到細致、天真純樸的天性。文中的“偷”成為了一種熱情的、無私的、天真質樸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歡樂。

美讀課文,感悟意境

本文作者運用多種感官描寫,詳寫了沿途美好的夜色風光,迷人而又帶有神秘色彩,令人陶醉:烘托了自己愉快的心情。請學生找出自己認為最生動傳神的景物描寫段落來朗讀欣賞,體會意境,看誰讀得。

[學生評價]從字音是否準確,聲音是否洪亮,感情是否飽滿等方面來評價。

[教師評價]以鼓勵的原則去發(fā)現(xiàn)學生朗讀中的優(yōu)點,當然對不足之處要恰當?shù)亟o以指出,注意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拓展延伸

說話訓練:我的童年

學生選擇一件印象深刻的童年趣事來進行說話訓練,要求敘述完整,聲音洪亮,語調自然連貫,姿態(tài)大方。

作業(yè)

1.模仿月夜行船一段(11段)的景物描寫,分別從色彩、聲音、視覺、聽覺、嗅覺各個側面著筆,描寫一段景物。

2.關注自己家鄉(xiāng)的文化習俗,收集一種文化現(xiàn)象的資料,并作好筆記,在班上交流。

部編版初二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雪地里的小畫家優(yōu)秀教案設計

人教版高一上冊語文沁園春長沙教案

《最后一課》優(yōu)秀教案范文

2021初二上冊語文期末作文5篇

語文教學策劃方案5篇

2021初二上冊語文考試小作文5篇

2021五年級上冊語文復習課教案5篇

高中語文邊城教案教學設計

六年級語文上冊復習教案5篇

2021今年初二語文期末作文5篇

95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