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會設計

5U文學網 > 實用文 > 教學資料 > 班會設計 > 加法教學設計課題

加法教學設計課題

| 發(fā)昌

為了數學課程的教育活動開展,可以結合數學的內容進行設計數學主題活動班會。那么,應該如何策劃呢?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guī)淼募臃ń虒W設計課題5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加法教學設計課題篇1

活動設計背景

5以內的加減法是1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學生由幼兒園學習的基礎,計算除去個別學生有難度,大多數學生掌握較好,所以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感知數的計算與生活的聯(lián)系,在具體的情景和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這個內容上面來。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來理解加法減法的含義。

2、讓幼兒掌握5的加減法。

3、使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減法應用題,培養(yǎng)幼兒初步分析 問題的能力。

4、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教學重點、難點

使幼兒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減法應用題,培養(yǎng)幼兒初步分析 問題的能力。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起孩子的興趣。

2、復習5的組成

3、出示直觀教具

4、引導幼兒口述5的加減法應用題

5、玩“誰最快”游戲

6、書寫算式

7、教師進行小結

教學反思

1、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加減法就在我們的身邊。

2、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加減法就在我們的身邊。

3、要使學生正確、迅速地口算,還必須經常地通過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進行訓練。我積極提倡算法的多樣化,為學生提供了數學交流的機會,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解題策略,他們會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會對解決數學問題有深切的體驗,從而取得學習數學的經驗。這些算法都是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思考的結果,每一個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個創(chuàng)新的意識,從而有效地進行了發(fā)散性思維訓練。

加法教學設計課題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看三幅實物圖列算式,學習2的加減法,認識加號、減號、等號(理解其含義)。

2、啟發(fā)幼兒用一句話表達出一幅圖的圖意,注意用詞正確。

3、學習書寫加減法算式。

活動準備:

教具實物圖。

學具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看三幅圖,學習2的加法。

(1)出示圖一。

“這三幅圖說的是一件什么事,每幅圖用一句話就可以講清楚了。請小朋友仔細看,看完后講給大家聽?!薄跋戎v第一幅,什么地方有誰?”(草地上有一只雞)“再看第二幅圖應該怎么講?(又來了一只雞)把第一、二幅圖連起來講?!薄暗谌l會講?(一共有二只雞)誰會把這三幅圖連起來說?”幼兒個別、集體講述三句話?!拔覀冊鯓影褎偛诺氖掠浵聛砟??草地上有1只雞怎樣表示?又來了1只雞怎樣表示?一共有兩只雞怎樣表示?”幼兒回答老師邊用數字記錄。“用什么符號表示又來了呢?(+)用什么符號表示一共有呢?(=)”(指+)“這是什么符號?”(加號)“怎么讀?”(加)(指=號)“這是什么符號?”(等號)“怎么讀?”(等于)(1+1=2)“這算式什么意思?我們一起說說看?!边呏笖底?、符號邊講述圖意(對應如下):

草地上有1只雞 又來了 1只雞 一共有 兩只雞

1 + 1 = 2

“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p>

(2)出示圖二。

“這三幅圖說的也是一件事,誰會把每幅圖用一句話說清楚?那用算式怎樣來表示呢?”(1+1=2)

“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

2、看三幅圖,學習2的減法。

(1)出示圖三。

“那這三幅圖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呢?先將第一幅圖(草地上有兩只小兔)。”“看看第二幅圖誰會講?”“到底是‘來了’還是‘走了’?你怎么看出來的?”“我們把第一、二幅連起來說一說,再想想第三幅應該怎么說?”“大家把三幅圖兩起來說一遍。”“誰會用算式來記錄這件事?”

草地上有兩只小兔 走掉了 1只小兔 還剩 1只小兔

2 — 1 = 1

“這個符號(—),你們認識嗎?叫什么名字?(減號)怎樣讀?(減)這道算式叫做減法算式?!薄按蠹乙黄饋碜x一讀?!?/p>

(2)出示圖四。

“這三幅圖也是說了一件事,你能用三句話把它的意思說清楚嗎?”“誰會用算式來記錄的?”(2—1=1)“誰來說說這道算式里的每個數字和符號都表示圖上的什么意思呢?”

二、小組活動

1、看圖講述含義,指導幼兒正確列出2的加減算式。

先看著圖用三句話講清楚含義,然后列出算式。

2、看分合式寫數字。

3、依樣填空格。

加法教學設計課題篇3

設計背景

幼兒在學習5的加法上,已經知道數字5的分成,但幼兒的靈活反應能力和書寫太差了。因此,在接下來組織幼兒學習5的加法時,我把重點放在幼兒觀察與動手能力上面,并進一步學習5的加法。使其更深入的了解的組成。同時,我又考慮到學習數字組成的枯燥性,采用了游戲的形式開展本次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yōu)化的結合。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圖和操作順序,感知圖中事物的數量關系,學習列出算式。

2、復習5的組成,并知道41、32及前后位置互換都等于5。

3、進一步認識理解“+”、“=”號的含義。

4、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愉悅,提高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如何5的加法。

難點:書寫5的加法算式。

活動準備

教具:數量不等的物體、樹葉圖片,1—5數字,加、減、等號各一個。

學具:數量不等的物體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復習5的組成

幼兒人手一份卡片,教師引導一起共同復習5的組成。

(二)學習5的加法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出示背景圖,以小動物一起玩游戲的情節(jié)進行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戲,后來跑來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幾只小動物?(5只)

2、師生一起共同游戲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會跟著老師一起來玩游戲。老師昨天買回4個蘋果,小蘭又帶來1個蘋果,那么班里一共就有5個蘋果了?!庇變阂贿吢犂蠋熤v述,一邊擺卡片。

3、啟發(fā)幼兒用一道算式來表示這個游戲中所講的事情,并說出算式及符號所表示的含義。

(1)4+1=54表示什么?(4表示老師買回的4個蘋果)

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帶來的1個蘋果)

5表示什么?(老師和小蘭的蘋果合起來)

(2)啟發(fā)幼兒再用一道算是表示這個游戲。

1+4=5(集體說一說算式表示的意思)

(3)比較兩道算式,說一說它們的異同點

4+1=5和1+4=5,位置換過來了,但是得數是一樣的。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四棵數,小朋友上黑板按老師的要求給小樹貼上樹葉,下面小朋友思考,并列出算式。(圖片略)

1+4=54+1=52+3=53+2=5

(四)請幼兒相互把算式讀一讀,體驗游戲成功的喜悅。再數一數,黑板上一共記錄了幾道算式。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層層遞進,每個環(huán)節(jié)發(fā)散幼兒思維,從而知道了如何運算5的加法,并能靈活的掌握5的加法。在活動中,幼兒跟老師不夠配合,課堂不夠活躍,可能是后面的設計有點抽象,難度大點,沒有針對這里的幼兒的認知水平來設這課。下次我再上,我改用讓小朋友動手擺物體,然后把式子寫寫出來,這樣他們就學會了、動手、眼、腦,也達到了就這結課的目的。

加法教學設計課題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到“小猴摘桃”的數學活動中,并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幫助幼兒能正確熟練地運算,提高計算能力。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積極思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3.通過數學游戲化,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重點:

引導幼兒積極參加活動,遵守游戲規(guī)則,能正確熟練地運算,掌握運算方法,提高運算能力。

難點:

運算中能靈活運用運算方法,思維靈活。

活動準備:

場景設置:自制一棵桃樹(桃樹上結滿了桃子)、石塊(泡沫墊子)、皺紙(溪水)、小猴頭飾若干、自制籃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fā)興趣

師:“小猴子們,猴外婆打來電話說院子里的桃子熟了,叫我們小猴子們去摘桃,高興嗎?(高興)好!那我們就出發(fā)吧!外婆家離我們比較遠,我們可要勇敢呦!不怕困難?!?/p>

二.小猴去摘桃

1、過小溪:

(1)“猴媽媽”(老師)帶著“小猴子”(小朋友)去摘桃,可有一條小溪擋住了去路,小溪里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石塊。小溪邊還有一塊牌子(請你踩著石塊走,只能踩算出來得數是10的石塊,踩錯了要掉進水里的)。

(2)師:“趕快找找能踩的石塊吧,哪塊石頭可以踩?為什么?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3)幼兒進行相應的計算:4+6、3+7、8+2等,并說出運算過程。

(4)找出后,幼兒一個一個過小溪。

2、租籃子:

(1)總算安全地過了小溪,小猴們繼續(xù)往前走,咦?路邊還有個出租屋,專門出租籃子,真好。正好可以把籃子借給我們用。出租屋的外面還有一塊牌子呢(只出租10號籃子,請你看清楚三個數,相加是10,這只籃子就租給你)。

(2)師:“小猴們趕快找找哪些是10號籃子,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為什么要用這種方法算”?(又快又準確)

(3)幼兒進行相應的運算:3+3+4、2+3+5、1+4+5等。

三.小猴摘桃:

師生:哇!又大又紅的桃子真多呀!

小猴準備摘桃。

(1)老師講明要求:有的桃子上有算式,有的桃子上有數字(4、6、或2、3、5)。

(2)只摘相加得數是10的桃子。

四.慶豐收:

(1)老師播放歡快的音樂,小猴們歡天喜地分享勞動的收獲與喜悅。

(2)老師播放輕松的音樂,小猴們穩(wěn)定情緒,休息吃“桃子”。

五.課后延伸:

游戲“賣桃子”。

加法教學設計課題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加號、等號,知道它們表示的意思,初步學習2的加法算式,并進行運算。

2、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三副圖的意思。

3、專心的進行自己的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圖片-小螃蟹

2、數字卡1、1、2,符號+、=。

3、幼兒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一、小螃蟹吐泡泡。

1、教師出示一只小螃蟹圖片,邊演示邊引導幼兒觀察:

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

鼓勵幼兒講述小螃蟹先吐了1個泡泡,又吐了1個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個泡泡。

2、啟發(fā)幼兒思考:

小螃蟹先吐的1個泡泡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又吐的1個泡泡可以用什么符號和數字幾來表示?

一共吐了2個泡泡可以用什么符號和數字幾來表示?

3、引出"+和=",初步了解加號表示把它兩邊的數合起來,讓幼兒知道可以用"+1表示又吐了1個泡泡,

等號表示它兩邊的數一樣多。幼兒認讀并空手練習書寫加號、等號。

4、教師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導幼兒說一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操作活動。

1、看圖列2的加法算式。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三幅圖,看圖說說三幅圖的含義,并在下面的空格處寫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義。

2、看分合式寫數字。

仔細觀察分合式,在空格處天上正確的數字。

3、看圖說算式。

請幼兒介紹看圖的加算式活動,說一說三幅圖的含義,引導幼兒講述為什么要用加法。

21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