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稿

5U文學網(wǎng) > 實用文 > 教學資料 > 說課稿 > 初中九年級語文說課稿

初中九年級語文說課稿

| 梓茵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xiàn)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fā)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初中九年級語文說課稿,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初中九年級語文說課稿1

一、激趣導入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課堂預熱,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雙邊互動。)

學校即將要舉行演講比賽,根據(jù)組委會安排,擬選拔2名學生評委,你們有沒有興趣參加?

當然,要做評委,你就必須要知道評分的標準,這個標準暫時還沒有制定,那么,同學們,你們認為,假如你是評委,你會從哪些方面評判呢?

(學生討論。)

環(huán)節(jié)一:七嘴八舌說演講。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學生討論演講技法,讓學生清楚演講過程要注意什么,自己評價自己,加深印象。)

依據(jù)同學們的意見,我們要以許多方面來評判選手的表現(xiàn),具體說來,同學們的意見分別是……

那么,教師也擬定了一個標準,是這樣的:(投影或板書評分標準)

儀態(tài)大方;

普通話流利,口齒清楚;

語言通順、連貫;

觀點鮮明;

有鼓動性,說服力強;

態(tài)勢得體(含表情、眼神、手勢、身姿);

語調(diào)準確;

有一定的臨場應變能力;

說話自信負責;

感情真摯;

能感染聽眾。

(分別解釋條款,其目的是教育學生如何演講。讓他們自己評價自己,讓他們自己真正認識到演講的性質(zhì)與特點。)

(在講解以上幾點要求時,穿插回憶前兩篇課文中的特點,特別是語言風格上與演講相關的內(nèi)容,比如在《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講》中,演講者充分注意到與聽眾的溝通與交流,這也是演講所必備的素質(zhì)。)

小結(jié):同學們已經(jīng)充分注意到要進行一次成功的演講,需要做到以上幾點,這些都是我們自己以后在演講過程中要盡量做到的,你還知道,哪些事是演講中最忌諱的嗎?

(討論,邊討論邊注意學生發(fā)言,選擇一部分重點予以板書。)

同學們說了這么多,這些方面是我們演講時最忌諱的,但這些現(xiàn)象在學校以前的演講比賽中卻分明出現(xiàn)過。比如演講變成了朗誦(照稿念),演講變成了挨批(低頭不敢面對觀眾),演講變成了背書(毫無感情可言),演講變成了侃大山(沒有鮮明的觀點,重復哆嗦,甚至前后矛盾)等等,這些都是在演講中所不能出現(xiàn)的。

做好一次演講,除了對演講常識的了解之外,我們還需要選擇一個恰當?shù)脑掝},進行有目的明確、觀點鮮明的演說。這就要求我們在演講前有一個充分的準備,寫好一篇演講稿,是成功演講的必要條件。

環(huán)節(jié)二:合作交流寫講稿。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通過具體事例的講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有話要說,有話可說,避免學生寫演講稿的空洞、無病呻吟。)

明確要求:演講就是演講者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借助有聲語言和態(tài)勢的藝術手段,針對社會的現(xiàn)實和未來,面對廣大聽眾發(fā)表意見,抒發(fā)情感,從而達到感召聽眾并促使其行動的一種現(xiàn)實的思想交流活動。

寫好一篇演講稿,要做到四點:

第一,選擇一個話題,確定演講稿的觀點,支撐觀點的材料,以及運用材料證明觀點的途徑;

第二,觀點明確,不模棱兩可,材料應該確鑿、典型、新穎,用材料證明觀點的過程應嚴密;

第三,條理清楚,結(jié)構(gòu)完整;

第四,用精煉的口語,力求生動形象,有感染力。

投影或板書:

確定觀點,組織材料;

觀點明確,嚴密論證;

條理清楚,結(jié)構(gòu)完整;

生動形象,有感染力。

如何確定觀點?針對現(xiàn)實情況,選擇社會熱點話題。老師在這里給大家講了個故事:

失敗是成功的墊腳石──小澤征爾的故事;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吳起的故事;

競爭:氣量與風度──梅龍鎮(zhèn)招聘“青春大使”的故事。

二、分組選題

如何論證觀點?如何讓別人信服?必須要搜集相應材料,用事實、名人的觀點來佐證,材料從何來?廣泛搜集:圖書、互聯(lián)網(wǎng),然后進行篩選、整理,注意小組之內(nèi)應相互合作,做到資源共享,但要避免材料完全雷同的情況出現(xiàn)。

(小組討論:選材途徑和角度。)

在演講稿的寫作中,還應注意語言組織,寫講稿時,你的眼前并無聽眾,但要做到“心中有人”,這樣才能讓你的演講具有自己的特色又具有針對性,激洋溢才能感染聽眾,見解獨到才能吸引聽眾,剖析透徹才能說服聽眾。

三、結(jié)課

(此環(huán)節(jié)是結(jié)束新課,調(diào)動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自信地走上演講臺。)

“微笑著面對生活”。同學們,笑面人生,笑對生活。面對困難,你鼓足進取的勇氣了嗎?面對鮮花,面對榮譽,你是否有過感激,能夠?qū)⑽覀冃撵`深處的吶喊演繹于公眾面前?通過今天的探究學習,老師真摯的希望你們在今后的人生講臺上,演繹出精彩紛呈的樂章!

初中九年級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雨說》是一曲動人心弦的愛之歌。它采用擬人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讓“雨”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喃喃細語,傾訴真情,使人感受到“雨”這位愛的使者親切溫柔的形象。在詩人筆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賦予生命的靈性,成為一種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覺得親切可愛,活潑歡快,充滿情趣。在教學這首擬人化的詩時,我們應該在朗讀詩歌的基礎上,結(jié)合課文注釋,用心體味,揣摩詩句,體驗詩人蘊含的真情,達到背誦這首情詩的目的。

(一)《雨說》的敘述主腳是“雨”,它象征著為大地帶來春天,為兒童帶來歡笑的愛的使者。注意體會這首詩的擬人化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以及“雨”的形象的象征意味。

(二)這首詩清新明朗,節(jié)奏歡快,融典雅的詩句與活潑的口語于一體,特別適合于朗誦。要引導學生加強朗讀,理解詩意,體會詩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建議配樂朗讀。

(三)指導學生朗讀,要注意把握語氣語調(diào),很好地表現(xiàn)“雨”的形象。這首詩長句比較多既要讀的連貫,也要在恰當?shù)牡胤酵nD,并掌握好句中的重音。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品味詩歌的語言;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與詩人感情進行溝通;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過程與方法:朗讀詩歌,整體感知;品味詩歌,理解感情;展開想象與聯(lián)想,與詩人進行感情溝通。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朗讀這首詩,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1)品味詩歌語言,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2)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與詩人感情進行溝通;

(3)有感情地背誦這首詩.

四、說教學過程:

(1)、導入:請同學們欣賞一首歌《燭光里的媽媽》。聽完歌曲,師總結(jié):這首歌是兒女對母愛的高度深情贊頌,同時我認為這首歌也是每一位炎黃子孫對祖國母親的熱愛所作的真情告白??墒?,同學們仔細品味過雨的訴說嗎?(大多同學回答沒有)在特殊的背景下,詩人鄭愁予就送給了我們一首《雨說》,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首優(yōu)美的詩。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1生用喜悅、輕快地語調(diào)朗讀這首詩三遍;

2生交流朗讀效果,以四人小組互讀互查,推選優(yōu)勝者;

3各組優(yōu)勝者全班交流朗讀,其他組可點評優(yōu)劣(評時可對節(jié)奏語調(diào)點評)

4推選班內(nèi)勝者,領讀全詩;

5師生齊讀全詩(可選喜悅輕快的曲子,生自選)

(3)、細讀全詩,理解品味

1、雨“說”了什么話?主要表達了什么意思?

2、副標題為什么取做“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體會詩言志)

對于第一個問題,同學們在整體把握全文的基礎上能夠回答出來。

老師明確1、這首詩通篇都是“雨”說的話。雨首先說她到來之前,“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雨說要“探訪四月的大地。。。。。?!?雨說她是到大地上來親近孩子們的。。。。。。;雨說自己“來的很遙遠”,她要教孩子們勇敢地笑。。。。。。;雨說“來了就不再回去?!边@些話主要表達了一個主要意思:寒冷的冬天已經(jīng)過去了,“雨”這位愛的使者要給大地帶來春天,給孩子們帶來快樂,讓孩子們勇敢地歡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對于第二個問題,同學們要在討論的基礎上總結(jié)而出,教師要點撥背景引導得出答案。

介紹背景資料、欣賞《雨說》,解讀《雨說》(王景山)

老師明確2、副標題點明這首詩特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概括了詩的內(nèi)容,表明詩人對中國兒童的期待和祝愿,有利于理解詩的主旨,同時也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理解程度。此外,也蘊涵著另外一層深意,即這首詩寫于70年代末,當時正值我國結(jié)束“__”災難不久而開始新的歷史時期,詩人關注著中國大陸,看到她的變化所展現(xiàn)的希望,而兒童是中國的未來,因此這首愛之歌,是詩人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的祝福,也是對中國美好未來的祝愿。

3、品味詩歌語言,探究詩歌語言特色

1、詩歌是作者用豐富的感情、鮮明的節(jié)奏、和諧精練的語言以描繪象,反映生活的文學樣式。對于語言的品位,是把握詩歌內(nèi)蘊,與詩人感情進行溝通的基礎。這首詩采用了擬人手法,這樣寫好在哪里?

學生通過找擬人化的語言,會總結(jié)出大多好處,師誘導學生理解。這種手法不是擬人手法,點擊二者的區(qū)別是:前者用于整體藝術形象的塑造,后者僅僅用于語句的修飾。

明確:這首詩采用了擬人手法,讓“雨”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喃喃細語,使人感受到“雨”這位愛的使者親切溫柔的形象?!坝辍痹谠娙说墓P下,被賦予生命的靈性,成為一種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不僅如此,對詩中對詩中其他事物都做了擬人化的生動描寫;俯拾皆是。這首詩是獻給兒童的,全詩出色的擬人化表現(xiàn)手法,使這首詩具有親切感人、活潑歡快、充滿情趣的風格,它切合兒童的心理,能打動孩子們稚嫩的童心。

2、擬人手法是文學作品一種藝術表現(xiàn)手法,除此以外,這首詩語言還有什么特色?

學生可繼續(xù)合作討論并互相交流,小組內(nèi)選出代表全班交流,生之間談體驗。師生共同明確:(點擊)鄭愁予的詩往往透出中國古典詩的修養(yǎng)和一種動人的江南文化氣息,這首詩也是這樣,它的一些用語和詩句,例如“蓑衣”“斗笠”“小燕子笑斜了翅膀。”詩人還善于針對詩的接受對象運用一些適合少年兒童讀者的口語,令人感到無比親切,詩人還善于在事物之間進行一種奇特的詩意的轉(zhuǎn)化。

(4)、有感情的背誦全詩

學生在自由背誦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背,推薦有感情同學領背、齊背,達到共同背誦下來的目的。

(5)、作業(yè)以“‘雨’的自述”為題

將這首詩改寫成一篇三五百字的小散文,體會這兩種題裁在語言表達上的區(qū)別。

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課文的的理解來完成這道題,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

初中九年級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九年級的第一單元所選擇的都是詩歌,都是由尋常的事物激起心靈之聲,語言優(yōu)美且貼近生活,容易激起學生的共鳴。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深入體驗,感知生活,并進而受到感染,從而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取向,使語文真正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學生最害怕的就是寫作,長期以來,我們語文常把作文和課文分開來教,其實,在學習課文時,可以通過對文章的賞析,讓學生具有初步欣賞文章的能力,掌握一些方法并用來指導寫作,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樂于寫作。

我的教學設想是:本單元共有4篇,分別是《沁園春雪》、《雨說》、《星星變奏曲》和《外國詩兩首》。前兩課是講讀課主要通過朗讀指導訓練,品味文中的語言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后兩課自讀課,在前兩課朗讀訓練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自主賞析課文,掌握詩中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表達與意象之間的關系,在賞析的基礎上鑒賞名家的及同齡人的作品從而指導寫作。

《星星變奏曲》是朦朧詩的代表詩人之一江河的一首重要詩作。這首詩在詩歌主題、創(chuàng)作手法和詩歌技藝方面都體現(xiàn)了朦朧詩的一些典型特征。全詩運用象征手法。以“星星”為主要意象,并以假設為前提,來展示現(xiàn)實與理想的背離,表現(xiàn)詩人對光明的渴求。

本文的語言清麗流暢,運用了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這些都很適合學生學習并運用到寫作中去。

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第一,朗讀課文,展開想象,領悟詩的思想內(nèi)涵;第二,賞析課文,揣摩語言,在品味中享受審美樂趣,第三,感知詩中“星星”的形象,領會其象征意義。第四,學會比較閱讀的方法,通過詩內(nèi)物象的對比,理解詩歌主旨。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教會學生自己賞析文章,尤為重要,我把文章的重點定為兩點:1、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品讀欣賞文章。2、通過對詩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詩歌的主旨和感情。但是由于學生還是初中生,知識結(jié)構(gòu)等還比較欠缺,為此,我把品讀文章,體味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體悟“星星”的象征意義)作為本文的難點。

(二)說教法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準備用指導朗讀、合作探究、比較閱讀等方法進行教學。

“文學的本質(zhì)是始于感情而終于感情,文學家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總是要在讀者的心中同樣引起感情作用的,”因此教這篇文章時,要注意通過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生動地再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寫的景物所傾吐的情和意,所闡述的哲理,叩擊學生的心靈,引發(fā)共鳴。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必須打破那種“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處理好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從而完成賞析文章的教學目標。

除此之外,我還打算用進行比較閱讀的方法,詩歌的上下節(jié)本身就是對比。

在教學中我準備用多媒體課件等輔助手段加大課堂的容量,也可以促進學生的理解。

(三)說學法

《綱要》明確提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diào)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據(jù)此,我準備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教學程序設計:

首先,播放莫扎特歡溢童趣的鋼琴名曲《小星星變奏曲》導入。

第二步,作者簡介及朦朧詩的解說。

第三步,進行朗讀感知,提出朗讀應思考的問題。

第四步,配樂朗讀,激發(fā)興趣。通過配樂朗讀,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生動的再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五步,全班朗讀,在朗讀中進行整體感知。我設計了三個題目:

1、“每一首詩都是一群顫抖的星星”,此處星星為什么要顫抖呢?

2、怎樣理解“風吹落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

3、“寂寞地燃燒”是什么意思?

4、這首詩中有幾處出現(xiàn)了“星星”這一形象?它有什么深刻含義?

第六步:賞析文章,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討論賞析一篇文章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結(jié)合所學方式賞析文章。

教師進行小結(jié)

第七步:歸納本詩的主題

第八步:隨堂練筆

1、詩中之象,即作者筆下塑造的形象,可以是人、物、景,這些是詩的根本,因為作者必須借形象來說活,請分析《帆》的意象。

蔚藍的海面霧靄茫茫,孤獨的帆兒閃著白光!……

它到遙遠的異地尋找什么?它把什么拋棄在故鄉(xiāng)?……

呼嘯的海風翻卷著波浪,桅桿的弓身在嘎吱作響……

唉!它不是要尋找幸福,也不是逃離幸福的樂疆!

下面涌著清澈的碧流。上面灑著金色的陽光……

不安分的帆兒卻祈求風暴,仿佛風暴里有寧靜之邦!

(1)意象是A的的帆。

B的大海,的海風,的浪。

C的碧流,的陽光,的異地。

(2)意象組合構(gòu)成了三幅畫面,分別是、、。

2.詩之魂,詩人無論怎樣塑造人、物、景,都絕不單單是人、物、景,詩的意象是為詩魂服務的,詩之魂,即作者的思想、情感、觀點、感情等。

(1)請找出《帆》這首詩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話。

(2)從這些話中你覺得作者塑造的“帆”象征什么?三幅畫面象征什么?

3.根據(jù)要求寫兩段話。每段話都要包括下面三個詞語,且不少于40個字。

高山溪流大海

(1)描繪一種情景。

(2)表達一種感悟。

第十步:布置作業(yè)

(一)寫出下面加點字的拼音。

顫動()閃爍()朦朧()覆蓋()疲倦()

2.下面詩句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它們的作用是什么?

(1)誰不愿意,有一個柔軟的晚上,柔軟得像一片湖。

(2)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

(3)誰愿意,總寫苦難的詩,每一首都是一群顫抖的星星,像冰雪覆蓋在心頭。

3.詩歌中描寫了兩種情境,你能夠說出來嗎?

(二)仿照這首詩的“如果……如果……”或“誰不愿意……誰不愿意……”的句式寫幾句詩,表達一種企盼。

初中九年級語文說課稿4

從容說課

《祖國》和《黑人談河流》是兩首抒發(fā)愛國思鄉(xiāng)情懷的外國詩歌。俄國詩人萊蒙托夫從獨特的角度,以自己的方式,抒發(fā)了對祖國的“奇異的愛情”。全詩平實中見真情,最平常的景色,最普通的農(nóng)家生活,蘊蓄著的是詩人純潔而真摯的情感。《黑人談河流》是豪放的黑人詩人蘭斯頓·休斯的成名詩作。詩中“河流”是一個高度凝練的意象。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歷史的象征,黑人對河流的追溯,就是對自身歷史的追溯,就是對祖先和故土的尋根。全詩在深邃中顯自豪。

教讀課文,要引導學生了解作品中表現(xiàn)的異國情趣,如俄羅斯風情、黑人種族的文明史。教讀過程中,要結(jié)合兩位詩人各自國家和種族的特點,選用恰當?shù)闹x資料,幫助學生形象直觀地去認識和理解。把握詩中藝術形象的意義及詩人由此抒發(fā)的思想感情,是教學的重點。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準確地把握詩人的意念和情緒并深入詩中的意境,則是教學的難點。教讀中,要通過多種形式組織學生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內(nèi)容及形式特點。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萊蒙托夫、休斯的經(jīng)歷及其創(chuàng)作。

2.領略詩歌深厚的文化底蘊。

能力目標

1.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感受詩人的愛國思鄉(xiāng)情懷。

2.品味詩歌語言,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體會詩歌的內(nèi)涵。

3.體會詩歌或平實中見真情,或深邃中顯自豪的特點。

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教學重點

1.了解詩歌的深厚文化背景。

2.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及詩人由此抒發(fā)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

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準確地把握詩人的意念和情緒并深入詩中的意境。

教學方法

1.誦讀法教師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內(nèi)容及其形式特點。

2.合作研討法休斯的詩意象凝練、表意深刻。《黑人談河流》中“河流”意象以及以夸張手法回顧歷史等,可引導學生合作研討,加深認識和體會。

教具準備

多媒體CAI課件、投影儀、錄音機及示范朗誦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了解詩人簡歷及寫作背景,誦讀、研討、理解詩歌內(nèi)容。

[教學步驟]

一、#教案# 導語設計

(投影演示萊蒙托夫和休斯畫像)

同學們,愛國主義是詩歌的永恒主題,是民眾。更是詩人的永恒歌唱。在我國詩歌長河中是這樣,在外國優(yōu)秀的作品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外國詩兩首》,去聆聽俄羅斯詩人萊蒙托夫和美國詩人休斯的吟唱。(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投影:

1.密哈依爾·萊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紀俄國繼普希金之后的偉大詩人。十四歲開始寫詩,1837年他為普希金因決斗而死寫的《詩人之死》一詩名震文壇。由于反抗專制統(tǒng)治,因此屢遭流放和入獄,最后死于預謀的決斗,年僅二十七歲。

萊蒙托夫在短短十三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里,一共寫下了四百多首抒情詩,名篇有《帆》《浮云》《祖國》,長詩二十余部,以《惡魔》《童僧》為代表,還有劇本《假面舞會》和杰出的長篇小說《當代英雄》等。詩人繼承了普希金和十二月黨人詩人的傳統(tǒng),把熱愛祖國和歌頌自由作為詩歌創(chuàng)作的基本主題,其風格沉郁中有剛勁,手法上既能出色地運用浪漫主義,又擅長現(xiàn)實主義的描寫。

《祖國》發(fā)表于1841年4月號的《祖國紀事》雜志。1839年俄國斯拉夫派詩人霍米亞柯夫發(fā)表一首《祖國》,認為俄羅斯的偉大在于人民的溫順和對東正教的虔信,沙皇統(tǒng)治集團的御用文人也借愛國主義來炫耀他們的文治武功,萊蒙托

夫針鋒相對地提出了自己對祖國的“奇異的愛情”,把祖國美好的大地和勤勞的人民視為祖國概念的真正內(nèi)涵,表現(xiàn)出他想了解和接近人民并休戚與共的強烈愿望。

2.休斯(1902~1967)美國黑人詩人、小說家,美國黑人文藝復興運動的,被譽為“黑人桂冠詩人”。

休斯寫過小說、劇本、自傳和新聞速寫,以詩歌方面的成就最為突出。他創(chuàng)作了十多部詩集,比較重要的有《哈萊姆的莎士比亞》《單程票》《延遲的夢之蒙太奇》等。

休斯的創(chuàng)作植根于美國黑人生活,對他們痛苦生活給予同情,謳歌他們美好的情感,頌揚了他們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tǒng)。詩歌的主題思想有積極的社會意義,休斯創(chuàng)造性地把黑人民歌藝術引進詩歌創(chuàng)作,吸收了黑人爵士音樂和布魯斯民歌的形式和手法,形成了輕松活潑豪邁奔放的風格,對美國黑人詩歌的發(fā)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三、研讀《祖國》

1.學生聽讀課文錄音,整體感知詩意。

教師提示:詩句“我愛祖國,但用的是奇異的愛情”是解讀詩意的關鍵。詩人把對祖國的感情比喻為“愛情”,統(tǒng)攝全詩。

2.學生自由誦讀,認真領會詩句、詩段所表達的意思,思考:

從詩歌內(nèi)容看,詩人對祖國奇異的“愛情”指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點撥、明確:

詩人沒有用豪言壯語去盛贊祖國的光榮歷史、英雄業(yè)績,也沒有去歌頌名山大川,無盡寶藏,而是以平實的筆調(diào)描寫俄羅斯原野的景色和農(nóng)家生活。平實中見真情,奇異的“愛情”表現(xiàn)在詩人把自己對祖國的愛和對俄羅斯大自然、對普通百姓的愛糅合,化為一體;即對俄羅斯山河景物和淳樸樂觀的人民的熱愛。

3.多媒體演示俄羅斯風情圖片,學生直觀感受山川之美。

4.以俄羅斯抒情名曲《卡秋莎》為伴奏音樂,師生有感情誦讀全詩。

思考:《祖國》一詩充分顯示了詩人在描摹自然景物上的卓越才能。詩中構(gòu)置了哪些充滿濃郁詩意的畫畫?

學生歸結(jié)體會,教師明確:

詩人對俄羅斯山河風景和人民生活熱烈謳歌。冷漠沉靜的草原,隨風晃動的森林,奔騰的激流,村間的小路,蒼黃的田野,閃光的白樺,蒼茫的夜色,顫抖的燈光,遠近相映、聲色兼?zhèn)?,把俄羅斯山河的雄壯之美和秀麗之美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一幅絢麗變幻而朦朧流動的畫面。打谷場丘堆滿豐收的谷物,農(nóng)家茅舍覆蓋著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板,更有節(jié)日夜晚,農(nóng)人醉酒笑談、盡情舞蹈的場面,恰似一幅絕妙的民俗圖,洋溢著俄羅斯的生活氣息。

5.合作研討:

詩人所抒發(fā)的愛國之情主要是通過描寫俄羅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們的活動來表現(xiàn)出來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學生研討后回答,教師明確:

詩歌在對原野景色和農(nóng)家生活的描述中,隱含著詩人對祖國的真摯感情,即“真實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對祖國的愛”(比勃羅留波夫語),這種愛是真實的,也是最本色的。

6.學生熟讀全詩。

四、指導自讀《黑人談河流》

1.學生自由誦讀全詩,整體感知詩意。

教師提示:這首詩在語言結(jié)構(gòu)上。長句、短句互相交錯,參差跌宕;四個排比句,上半句結(jié)構(gòu)相似,下半句發(fā)生變化。均不相同。這樣的變化既有濤行結(jié)構(gòu)整齊均衡的一面,又不失之呆滯化一;既有詩行形式上的跳躍,又不失節(jié)奏上的宮商之聲。

2.學生合作研討:

(1)詩人想通過談“河流”來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我的靈魂變得像河流一般深邃”應該怎樣理解?這句詩兩次出現(xiàn)有什么表達效果?

(3)全詩的藝術構(gòu)思是跳躍的,但又有嚴密的思維邏輯。請歸結(jié)詩歌內(nèi)在的思維邏輯。

學生研討,教師點撥:

(1)在《黑人淡河流》一詩中,“河流”是個高度凝練的意象。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歷史的象征。黑人對河流的追溯,就是對自身歷史的追溯。就是對祖先和故土的尋根。

(2)“我的靈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為由于黑人對“河流”(歷史)的見證,人類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靈魂”里有所沉淀。這[內(nèi)容來于Y-Y_課-件_園]句詩,是作者代表全體黑人發(fā)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種族是有著悠久傳統(tǒng)的種族。這句詩在第二節(jié)和第五節(jié)兩次出現(xiàn),形成結(jié)構(gòu)上的前后呼應。

(3)我認識河流——它亙古如斯。比人類久遠——我在河流的哺育下發(fā)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見證——因此我認識河流——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靈魂和河流一樣深沉。

3.學生有感情誦讀,體會詩歌深邃中顯自豪的特點。

五、課堂練習

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老馬

臧克家

總得叫大車裝個夠,這刻不知道下刻的傘,

它橫豎不說一句話,它有淚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眼里飄來一道鞭影,

它把頭沉重地垂下!它抬起頭望望前面。

1.選出語句分析不當?shù)囊豁棥?)

A.“背上的壓力往肉里扣”,形象地展示了老馬的負重與悲苦。

B.老馬“把頭沉重地垂下”“有淚只往心里咽”,看出老馬逆來順受、不思反抗、心胸狹窄的情態(tài)。

C.表面是寫馬,而實際是寫人。寫舊中國備受奴役的勞苦大眾。

D.詩人善于用動詞,“扣”“垂”“咽”等詞語,都深深地烙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初中九年級語文說課稿5

一、設計理念

做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學習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作用。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課融入我們學校的課改理念,采取“五步三查”的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二、教材分析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是孟子的經(jīng)典之作,它闡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國家的問題,提出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觀點,文章感情強烈、思想深刻,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三、學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已有一定基礎和能力,通過孟子上一篇文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學習,學生對孟子的生平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本課把重點、難點定為“體會作者思想,把握文章主旨”和“增強學生的憂患意識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四、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和本課教材的特點,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體會作者思想,把握文章主旨。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等形式完成本節(jié)課學習任務。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增強學生的憂患意識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思想,把握文章主旨;

教學難點:增強學生的憂患意識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五、教學模式

本節(jié)課我所采取的是“五步三查”的教學模式。通過一、獨學,二、對學群學,三、組內(nèi)展示,四、班級展示,五、整理學案、達標測評完成本課學習目標。

六、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提前一天發(fā)導學案,讓學生充分預習,上課前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檢查課文朗讀情況、文章理解情況。

這是教師第一次對學生獨學情況的調(diào)查。

(二)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由“臥薪嘗膽”的故事和美國一個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鹿與狼共存的故事導入新課。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明確本課學習目標。

(四)合作探究(對學、群學)

1、學生通過對學、群學解決在獨學中提出的疑惑。

2、探究問題:

(1)、體會作者的思想觀點。

(2)、結(jié)合作者思想,聯(lián)系個人的經(jīng)歷,思考憂患意識的現(xiàn)實意義。用“讀了這篇文章,我明白(懂得)了 的道理?!本涫浇M織語言。

本環(huán)節(jié)進一步落實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了教學重點“體會作者思想、把握文章主旨”和難點“增強學生的憂患意識和積極進取的精神”,通過問題探究拓展了學生閱讀和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從語文小課堂走向了生活大課堂,喚醒了學生的憂患意識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同時增強學生間的合作意識。

(五)組內(nèi)展示

組員展示合作探究中的成果及交流課前搜集到的辯論材料。

這一環(huán)節(jié)鍛煉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薄肮膭顚W生在各科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因此,語文課堂更是要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引導學生思考現(xiàn)實、關注社會。

在組內(nèi)小展示時教師進行第二次學情調(diào)查:教師巡視指導或聽取組長反饋,準備大展示。

(六)班級展示

1、由各組組長組織,在組內(nèi)選一人將學習成果進行展示匯報。本組組員可以補充。其他組組員也可補充或提出疑問。

2、辯論:

以“只有逆境才能出人才”這個觀點為辯論題目,贊成和反對的雙方各自陳述理由,展開辯論。

此環(huán)節(jié)不僅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更增強學生自信心,辯論使學生認識到不管順境還是逆境都能出人才,關鍵在于個人自身的主觀愿望和努力。這樣更能貼近生活,使學生能夠客觀理智的從容面對生活中的逆境與順境。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更有利于難點的突破和學生情感、

九年級語文說課稿《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作者:佚名 2012-8-12 10:40:58

說課摘要: 探究(對學、群學)1、學生通過對學、群學解決在獨學中提出的疑惑。2、探究問題:(1)、體會作者的思想觀點。(2)、結(jié)合作者思想,聯(lián)系個人的經(jīng)歷,思考憂患意識的現(xiàn)實意義。用“讀了這篇文章,我明白(懂得)了 的道理?!本涫浇M織語言。本環(huán)

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

(六)整理學案、達標測試

學生整理導學案,用雙色筆在導學案的“收獲與反思”一欄中寫下了本節(jié)課的收獲與有待提高的地方。

達標測試進行背誦檢測,由組長負責檢查背誦。

86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