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語錄

5U文學網(wǎng) > 語錄 > 晚安語錄 > 文學活動名詞解釋文學概論,文學活動論的名詞解釋

文學活動名詞解釋文學概論,文學活動論的名詞解釋

| admin

文學名詞解釋文學概論

文學概念"三義”——三種不同概念,廣義文學(一切口頭或書面語言行為和作品的總稱,包括今天所謂的文學和政治、哲學、歷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態(tài))狹義文學(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學,即包括情感、虛構和想象等綜合因素的語言藝術行為和作品,如詩、小說、散文等)折中義文學(介乎廣義文學和狹義文學之間而又難以歸類的口頭或書面語言作品)

話語蘊藉——是對文學活動的特殊的語言與意義狀況的概括,指文學作為社會性話語蘊含豐富的意義生成可能性。

藝術構思——是作家在材料積累和藝術發(fā)現(xiàn)的基礎上,在某種創(chuàng)作動機的指導下,以心理活動和藝術概括方式,創(chuàng)造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意象序列的思維過程。

藝術發(fā)現(xiàn)——是作家在社會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礎上,依據(jù)自己認識生活和評價生活的思想原則和審美趨向,對外在事物進行觀察和審視時所得到的一種獨特的感知。

什么是文學活動

望采納哦親

文學活動即指以文學文本為中心展開的創(chuàng)作、閱讀、批評、研究行為。

包含了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文學活動是以文學文本為中心的,離開了文學文本就無所謂文學活動。

其二,創(chuàng)作和閱讀是分別對應作者和讀者而言。

其三,批評和研究是針對文學文本及上述的創(chuàng)作和閱讀而言。

另外,需要厘別“文學活動”和“跟文學有關的人類活動”這兩個概念。例如,有人策劃了一次書展,這也是跟文學有關的活動,卻不是“文學活動”,而是商業(yè)活動;但是,某人在書展中閱讀或者評價某作家的書,這就是“文學活動”了。

名詞解釋:文學活動論!

“文學活動論”由馬克思建立,馬克思主義把文學理解為人的一種活動,把文學藝術的創(chuàng)造和欣賞歸結為人的生活活動,旨在強調文學藝術與人的本質力量的關系。人的生活活動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即通過主體的活動,把自己的本質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體現(xiàn)在客體當中,使客體成為人的本質力量的確證和展示。

《文學概論基礎》名詞解釋知識點

1、文學消費:是指人們?yōu)榱藵M足自身文化、審美與娛樂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對文學產品加以占有、利用、閱讀或欣賞的一項活動。

2、審美心理結構:是指接受者原有的文學知識、審美趣味以及閱讀過的作品所構成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圖式。

3、文學批評:是在文學接受的基礎上,以一定的理論、方法對文學作品為中心的各種文學現(xiàn)象進行研究和評價的文學活動。

4、文學傳播:這也是文學活動全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文學傳播就是人類通過語言或非語言符號的方式,直接或間接地進行文學信息、觀念與情感的交流。

5、接受心境:是指文學接受者在閱讀前與進入閱讀時的自覺或不自覺的基本心理狀態(tài)。

6、期待視野:這是關于文學接受過程的一個概念,是德國接受美學創(chuàng)始人姚斯首先提出的。是指接受者在進入接受過程之前已有的對于接受客體的預先估計與期盼,是讀者原先各種經(jīng)驗、趣味、素養(yǎng)、理解等綜合形成的對文學作品的一種欣賞水平與接受要求在具體閱讀中的`表現(xiàn)。

7、預備情緒:是波蘭美學家英加登首先提出的。預備情緒是接受者從現(xiàn)實關注向文學接受過程躍進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是讀者受作品基本特質的激發(fā)而產生的一種特殊情緒。

8、審美心理結構的同化:這是審美心理結構對作品采取的兩種主要應對方式之一,而且一般是首先采用的反應方式。同化是指在接受過程中接受者總是把具體文學作品整合到他原先就存在的審美心理結構之中,當作品的信息與結構一致時,審美心理結構就得到強化與鞏固。

9、審美心理結構的順應:是指在接受過程中接受者的審美心理結構與具體文學作品中的新因素發(fā)生嚴重的不一致,結構無法同化作品,只能通過自我轉換來適應作品的新情況,作品對原有審美心理結構起改變與更新的作用。

10、作品的召喚結構:是德國接受美學家伊瑟爾首先提出的。是指留有不確定性和空白點需要接受者將其具體化的文學作品本身。

11、作品的具體化:是指接受者在閱讀中完成作品、實現(xiàn)作品的創(chuàng)造性的接受過程。

12、審美效果:是指接受者在審美體驗的高潮階段或實現(xiàn)階段所產生的直接或間接的一系列心理效應與最終成果。

13、心靈共鳴:是指在文學接受過程中接受者與作家或作品中的人物產生的情感溝通,也指不同的接受者在閱讀同一作品時產生的大致相同的激動、興奮的審美體驗。

14、文化認同:是指通過文化接受而產生的作家與接受者,接受者與接受者之間對某種文化價值的相同或相近的評價。

15、文學的社會交往:是指通過文學接受而形成或傳播普遍社會價值觀的過程。

16、古典主義: 17世紀始于法國的文學思潮,蔓延達兩百年之久,它因在創(chuàng)作實踐和理論上以古希臘、古羅馬為典范,而得名‘古典主義’。古典主義在17世紀法國的戲劇創(chuàng)作中達到高峰,以悲劇家高乃依、拉辛、喜劇家莫里哀、理論家布瓦洛為代表。古典主義是文學史上第一個有系統(tǒng)的文學理論依據(jù),崇尚理性,在戲劇等文學作品中以理性戰(zhàn)勝感情為上;它尊奉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學傳統(tǒng),高乃依的悲劇多取材于古羅馬的歷史,而拉辛的《安德洛瑪克》和《費得爾》的故事情節(jié)都來源于古希臘神話;它力求形式的完善,結構嚴謹,語言明晰,體現(xiàn)出高雅的趣味。后來的古典主義由于形式的嚴格刻板,人物形象的類型化、概念化而受到浪漫主義的猛烈抨擊,失去主宰地位而哀敗。

17、巫術說:主張原始人的一切創(chuàng)作活動都包含著巫術的意義,都是原始巫術的直接表現(xiàn),因為巫術的思維法則的推動才促成了藝術的誕生。

18、小說:是一種側重刻畫人物性格、敘述故事情節(jié)、描寫社會生活環(huán)境的具有虛構性質的文學體裁。

19、摹仿說:是一種最古老的藝術起源理論。它認為人與動物的根本區(qū)別在于人善于摹仿,藝術即起源于人類的摹仿本能,藝術是摹仿自然和社會人生的產物。代表人物有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和亞里斯多德。前者摹仿自然、后者摹仿社會人生。

20、巫術說:主張原始人的一切創(chuàng)作活動都包含著巫術的意義,都是原始巫術的直接表現(xiàn),因為巫術的思維法則的推動才促成了藝術的誕生。代表人物是英國的文化人類學家泰勤與弗雷澤。

223739